职役

作品数:76被引量:12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常建华吴树国黄敏捷刘道胜冯尔康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云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本与事实:清中叶河南地方社会职役与治理
《安徽史学》2025年第2期38-51,共14页常建华 
清朝刑科题本记录河南乾隆朝命案报案职役的23个事例中,职役名称主要是“地方”与“地保”;嘉庆朝报案职役的87个事例中,职役名称基本上是“地保”。这种从多样化到一致性的变化,需要考察刑科题本书写的真实性。刑科题本出现的地保,是...
关键词:地保 乡保 刑科题本 田文镜 
西夏职役番期初探
《西夏学》2024年第2期52-63,共12页周云飞 
西夏“职役”概念的提出为探讨职役的番期与役期等问题提供了前提和基础。西夏中后期,帐门末宿、门楼主等职役应实行轮番当值的服役形式,部分职役的更代期为一年,番期为一个月,每类职役分成组别轮流上番,据承番时限形成番次。同时,部分...
关键词:番期 役期 职役负担 基层社会 
“唐取帚好”新论
《东岳论丛》2024年第9期133-141,192,共10页卢中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1年度重大招标项目“中华文明起源与先秦君主政体演进研究”(项目编号:LSYZD21007)。
“唐取帚好”即选取“帚好”或“好”族的女子负责成汤宗庙洒扫职事。其中,“唐”为商之先王,既表示成汤的灵魂,又可视为祭奉成汤的宗庙;“取”代表选取之义;“帚好”是他称,“帚”代指洒扫职事,“好”是族氏名,“帚好”属于“职事”加...
关键词:成汤 帚好 职役 
秦至西汉畴官身分与职役被引量:1
《历史研究》2024年第4期66-87,M0004,M0005,共24页郑伊凡 
秦、西汉时期明确称为"畴官"的职业身分有史、卜、祝、司御等十几种,一般具有世袭身分,对畴官的培养从学童阶段开始,以父子相传和师徒相授两种方式为主。畴官在傅籍时须通过官方考核,通过考核者则由官府摊派其专业领域内的职役,服役时...
关键词:秦汉 畴官 官制 特殊职役 世袭身分 
朝鲜王朝后期户籍所见“职役”论析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63-69,152,共8页朱玫 
2020年度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海外韩国学资助项目“13—17世纪韩中户籍文书的整理与研究”(AKS-2020-R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职役是传统王朝国家征兵调役的依据,与赋役制度有密切联系。朝鲜王朝赋役制度下,职役又称“国役”,包括官职、军役、乡役等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役种。户籍大帐通过登记个人职役,设定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职役体系体现了王朝国家对人丁的...
关键词:职役 户籍大帐 身份 朝鲜王朝 
唐前期色役基本问题再认识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04-116,共13页吴树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职役通史”(19ZDA190)。
役目繁杂与律令缺载并不构成对唐前期色役的否定。减诸司色役敕标志着色役已从职官系统中脱离,通史视野下的色役亦有长时段的演进路径,这都反映出唐前期色役的独立役种地位。在分番供役、不役纳资与身份制之外,唐前期色役尚可通过免役...
关键词:色役 职役 职掌 赋税 
清中叶陕西地方社会职役实态新探被引量:1
《清史论丛》2023年第2期3-33,共31页常建华 
清代乾隆、嘉庆朝刑科题本保留的地方社会职役名称中,乡约居压倒性多数,乡地、地方、保正等名称也有一定的数量。刑科题本揭示的地方职役与民间、官府的关系中,乡约的重要职责是将命案报官验尸、调解民间纠纷等。刑事案件涉及者也向保...
关键词:刑科题本 乡约 保甲 地方治理 
情分与责任:从祝庚案看清代基层职役与宗族被引量:1
《北京档案》2023年第10期50-53,共4页王晓斐 
雍正、乾隆年间,婺源县民祝多屡次利用总催这一基层职役身份侵吞钱粮,却在事发后无力偿还,祝庚作为房长不得不为之偿债。后双方爆发冲突,祝庚失手将祝多推水溺毙。乡保见双方私下和解,未去县衙报案。案发后,房长祝庚和乡保均被判罚。这...
关键词:清代 基层职役 宗族 祝庚案 
唐宋之际官人职役制度的演变
《史学月刊》2023年第9期36-48,共13页李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职役通史”(19ZDA190)。
唐前期供官员个人驱使的“官人职役”在唐后期转化为手力课,官员原则上应以课钱雇募驱使人力,不再征派现役。然而,在唐后期中央与地方分权的背景下,雇募官人职役的办法仅在京官范围内得到较好的落实,缺乏监督的地方官群体则不免存在额...
关键词:唐宋之际 官人职役 色役 差役 手力课 
由役及吏:两宋“公人”疏论被引量:1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96-110,194,195,共17页董春林 
两宋的“公人”可直译为“公家之人”,但其内涵却前后发生着变化。北宋公人多指义务性为官府承担一定职能工作的职役,常常与使院语境下官府招雇的吏人的职能交错混同,其中衙前公人出身、职能及其去向的特殊性,通常独立于诸色公人之外,...
关键词:宋代 基层社会 公人 公吏 职役身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