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趣

作品数:1521被引量:3157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朱汉民於梅舫何成刚张凯刘占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康德论社会的自然和理性基础及其伦理旨趣
《武陵学刊》2025年第1期46-53,共8页彭志君 水丽蓉 
湖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评审委员会项目“康德社会思想研究”(XSP22YBC536);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理论中的家政思想研究”(22B0935)。
康德社会思想虽散见于其诸多文本尤其是批判哲学时期的文本中,但是这些文本却共同地指向社会的基础问题。不同于社会契约论者将社会奠基于“自然状态”之上的做法,康德将社会奠基于“自然的意图”的基础之上。但是,“自然的意图”却是...
关键词:康德 社会思想 自然的意图 理性基础 非社会的社会性 
无为而自正:论王弼玄学思想的内在经世旨趣
《荆楚学刊》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郭敬东 
安徽师范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中华传统廉文化助推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研究”(2023xjdjsz04)。
针对汉魏时期流行的神秘主义思潮,王弼在继承老子自然思想的基础上,重申了理性主义的价值主张,并由此构建了具有经世底色的治理思想。在价值理念维度,王弼认为,道创生万物、规制万物,人亦是万物之一,故由人的行为所构成的政治治理活动...
关键词:王弼 玄学 经世 
从学派、学统到道统:当代湘学研究的新趋向
《云梦学刊》2025年第1期32-40,共9页张晶萍 周兰蕙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重要论述的理论创新研究”(23YBA059)。
湘学研究是湖湘文化研究的核心部分,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两个结合”的重要领域。作为当代复兴岳麓书院的亲历者,朱汉民以“近思之学”作为路径,开启了他对湘学的探讨历程。从聚焦湖湘学派到构建湘学学统,进而重释中华道统...
关键词:湘学 学术旨趣 湘学学统 中华道统 
论列宁对卢森堡帝国主义“阶段”理论的超越及其实践旨趣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85-95,共11页邝政兴 郑吉伟 
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俄国农村公社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3KDA003)。
卢森堡和列宁虽都认为帝国主义是一个“阶段”,但二人对帝国主义经济根源的不同研究使各自对帝国主义阶段的本质的理解存在差异,卢森堡的“阶段”理论存在缺陷。列宁关于帝国主义阶段的理论超越了卢森堡在内的帝国主义研究者的理论。列...
关键词:帝国主义 阶段 垄断 资本积累 革命 
正当优先于善,抑或正当统一于善?——罗尔斯分配正义中的功利主义旨趣及其两难处境
《社会科学论坛》2025年第1期5-15,共11页敦鹏 胡晓乐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站在义务论的立场再次提出了“正当优先于善”的论断,并将功利主义所坚持的“善优先于正当”作为主要理论对象加以批判。然而,由于罗尔斯在分配正义的两大原则设定中所蕴含的平等主义倾向,透露出明显兼顾结果的一面...
关键词:罗尔斯 正当  功利主义 分配正义 
早期鲍德里亚符号批判的逻辑建构及其理论旨趣
《世界哲学》2025年第1期50-59,共10页王海锋 陈浩迪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自主科研项目“社会批判理论:马克思与黑格尔”(项目编号:BZKY2022075)的阶段性成果。
符号政治经济学既是鲍德里亚早期思想中最为重要的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以后的西方社会批判理论的代表性成果之一。早期鲍德里亚通过对物和符号的重新理解,结合对欧美后工业社会消费行为的考察,初步形成了其符号批判的逻辑建构,揭示了符...
关键词:鲍德里亚 符号批判 符号政治经济学 社会批判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意义、理据与旨趣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5-13,共9页王天民 高涧竹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逻辑研究”(项目号:24LLZXA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共产党在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下简称“第一个结合”)论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下简称“第二个结合”)的论断,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个结合”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旨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28-35,共8页刘晓艺 刘歆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18D4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22JD710024)。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旨趣在于以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为文本样态,在吸纳法兰克福学派现代性批判理论中熔铸当代的生态思想,以获取破解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在生态学马...
关键词:现代性 现代性批判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批判 
从“生之谓性”到“君子所性”——性概念的两重含义及孟子论性的旨趣
《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6期37-43,共7页何益鑫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早期儒学视域中的孟子心性论研究”(项目编号:21CZX026)的阶段性成果。
“生之谓性”是说“生而有的”即是性,这是“言性的原则”。但在人性问题中,以何者为性、如何了解人性,才是各家分歧之所在。故孟子对告子“生之谓性”的诘问,是以归谬的方式揭示形式的规定不能取代内容的讨论。若论性的具体指涉,七十...
关键词:孟子 性善论 生之谓性 君子所性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刻内涵、思想遵循与实践旨趣被引量:4
《社会科学》2024年第8期15-23,34,共10页刘丽娜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课题“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项目编号:2024VSJ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ZD006)的阶段性成果。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基于历史、回应现实、面向未来的总体性概念,具备完整的发展脉络和内容体系。深入理解其深刻内涵,需把握文化、文明和现代化的关系,明确文化主体、现代化指向和文明实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文明的...
关键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 文明 现代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