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性直观

作品数:25被引量:7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邓晓芒倪梁康苏宏斌苗曼翟振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哲学进展》《江苏社会科学》《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胡塞尔的范畴直观与费希特的智性直观:研究先天之物的先天综合式路径和分析式路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32-143,共12页 宋文良(译) 张小雅(校)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从现象学上重建科学中特殊感性质性的客观性”(19wkpy106)。
费希特尝试通过智性直观来研究先天之物,他的智性直观和康德的分析判断相类似,是一种研究先天之物的分析式方法。而胡塞尔的范畴直观则更接近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是研究先天之物的感性—综合式路径。费希特单纯通过分析概念间的思想关...
关键词:智性直观 范畴直观 先天 胡塞尔 费希特 
直观的自然或概念的自然?——谢林与黑格尔早期自然哲学中的时间问题
《哲学研究》2020年第12期99-109,共11页余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德国古典哲学进程中的黑格尔共同体思想研究”(编号19BZX092)的阶段性成果。
耶拿黑格尔所了解到的谢林早期自然哲学有两种不同的版本:1797年与意识共属一体的自然哲学和1799年与之分离的自然哲学。相应地,谢林时间理论也有两种:与意识相统一的自然时间和独立能生自然与被生自然关系中的时间。虽然两种时间理论...
关键词:自然 时间 智性直观 概念 实在 
论梁启超的“锐入观察法”——五四时期美术与科学思潮论析之二被引量:2
《美术》2018年第4期92-95,共4页郑工 
本文通过梁启超的两个重要观点——"观物体物"与"即真即美",分析他对美术与科学关系的看法,进而探讨梁启超对这一论题的思考。所依据的文献,一是1922年梁启超在国立北京美术学校的演讲稿,二是同时期梁启超有关美术与科学的论述。在真与...
关键词:梁启超 观物体物 锐人观察法 即真即美 智性直观 
作为德国唯心主义完成者的谢林
《德国哲学》2017年第2期163-196,233-234,共35页汉斯·费格尔 翟欣 邓晓芒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德国古典哲学和德意志文化深度研究”(12&ZD126)的中期成果
谢林认为费希特对反思性自我把握的逻辑困境的批判陷入了循环论证。为了克服这种循环,谢林让自我意识跨越了主体性的界限,作为“第一性的东西”,这种绝对的自我意识使认知,而且使对反思的直观成为可理解的。谢林称自我意识对自身的这种...
关键词:谢林 唯心主义 智性直观 艺术 自由 
康德的“智性直观”与牟宗三的“智的直觉”—认识论与存有论两种理论视域下的道德哲学
《哲学进展》2016年第2期23-29,共7页胡磊 
吉林大学2015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从“智的直觉”看康德与牟宗三的道德哲学及其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项目编号:2015110001)。
康德根据人之有限性提出人没有“智性直观”,牟宗三则以“人虽有限而无限”为依据,提出人有“智的直觉”;康德的理论立场是认识论的,牟宗三则是存有论的。在这种理论立场的转化中,牟宗三对康德的理论产生了一定误解,从牟宗三的视角来看...
关键词:智性直观 认识论 智的直觉 存有论 
自由的可能性问题:从康德到胡塞尔被引量:2
《哲学研究》2015年第1期80-85,129,共6页周振权 
自由的可能性问题一直是康德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从这个问题与现象学的关联中揭示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方向。本文将试图证明,以自由可能性问题讨论现象学的方法获得了进一步的深入。首先,康德在其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中已经...
关键词:康德 自由 可能性 现象学 智性直观 
美是理念的直观显现——黑格尔美学的现象学阐释被引量:3
《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3期180-188,共9页苏宏斌 
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资助;为"审美直观与艺术真理"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NCET-10-0738])的中期成果
黑格尔的美学观来自于他的艺术观,他的艺术观又来自于他的艺术类型观和艺术史观。他的艺术类型观违背了他的逻辑原则,他的艺术史观又不符合艺术史的历史实践,因此他的美学观是站不住脚的。另一方面,黑格尔在精神哲学中提出了一种智性直...
关键词:理念 智性直观 艺术终结论 
整体及其认识方法被引量:3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35-41,共7页吴石山 
整体是不可分割的独立实在。整体具有独立实在性、不可分割性、全息性、经验性和不可逆的历史性。认识整体的过程包含着相互联系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专门的认识方法。这些认识方法包括:认识质料的还原论方法;认识整体的形式内...
关键词:整体 还原论 系统论 生成论 智性直观 
智性直观与审美判断——康德美学中的直观问题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13年第1期23-30,共8页苏宏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项目"审美直观与艺术真理问题研究"(批准号:NCET-10-0738)阶段性成果
康德在认识论中否定人类具有智性直观能力,但在美学中却把反思判断说成是从特殊出发去寻找一般,这意味着反思判断是一种智性直观能力。在康德看来,反思判断只具有主观普遍性,不具有客观普遍性,因而是一种主观的反思能力,不具有客观的认...
关键词:康德 感性 知性 智性直观 审美判断 
费希特的自我概念:自我意识与智性直观
《政治大學哲學學報》史偉民(Wei-Min Shi) 
费希特主张自我由智性直观给出,也就是自我建立其自身。费希特在回应舒尔策对莱因厚得的批判时,发展出他的自我概念。本文在此一脉络之中检视此一概念,以厘清自我究竟在那一个意义上建立其自身,并论证他的自我概念并不支持自我创造...
关键词:費希特 自我 智性直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