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哲学

作品数:54被引量:2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李荣海刘志洪郭湛晏辉余日昌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聊城市委党校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全国新书目》《新文科理论与实践》《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读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中国当代哲学教育的总体性思考:内在使命、思想向度、座架格局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4期28-39,122,共13页樊志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资料整理与研究”(19ZDA01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当代哲学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从中国社会主义文教制度中的哲学教育的问题意识及其历史使命入手,深入反省中国当代哲学教育的政治向度、历史向度、反思向度,有助于系统把握中国当代哲学教育的总体状况和基本格局,...
关键词:中国当代哲学 哲学教育 文教制度 知识社会学 
中国当代哲学的生产机制与运行机理探究被引量:2
《学术研究》2023年第9期32-38,共7页樊志辉 
中国当代哲学知识的生产,应当超越一般的文本分析,而进入知识社会学的考察。这就要从中国当代哲学的问题意识出发,以“现代性中国问题”为焦点,将“国家理由与实践逻辑”理解为中国当代哲学的经纬,从“文教制度与个体理性”来审视中国...
关键词:中国当代哲学 国家理由 实践逻辑 文教制度 个体理性 
试论中国当代哲学的偏颇及其超越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4期7-8,共2页刘志洪 郭湛 
哲学是反思的智慧,“自我审视是智慧的首要条件”。这种反思不仅需要面对现实,而且应当朝向自身。反思的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自我批判的勇气。梳理总结取得的成就,当然有助于提振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但对于新时代中国哲学而言,...
关键词:文化自信 自我批判 自我审视 自我超越 正视问题 梳理总结 发展与繁荣 理论自信 
熊十力新唯识论与冯友兰新理学的比较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1年第1期51-52,共2页韩强 
《大英百科全书》称“熊十力与冯友兰为中国当代哲学之杰出人物”。因此,比较他们的哲学思想是很有意义的。熊十力认为,“科学是各部门的知识,今人言综合各科学之原理,以求得哲学上普遍之根本原理。此其说并非无似处,而实不通哲学。哲...
关键词:熊十力 新唯识论 冯友兰 新理学 中国当代哲学 形而上学 杰出人物 哲学思想 
熊十力与江西的不解之缘
《纵横》2020年第12期23-30,共8页王珍 
熊十力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和坚贞的爱国民主志士,被誉为20世纪中国哲学园中的一株奇葩。在英、美、法等国编写的大型百科全书中,熊十力均有专条论列,被称为“中国当代哲学之杰出人物”。1949年以后,熊十力受到毛泽东、周恩来、董必...
关键词:熊十力 体用论 中国当代哲学 革命先辈 百科全书 爱国民主 杰出人物 董必武 
自己讲自己——汉语哲学的登场、进路与前景被引量:1
《现代哲学》2020年第4期145-150,共6页黄前程 
汉语哲学是中国哲学追求本真自我的一个面向,其工作是基于哲学与语言的文化通约性、语言的世界观内涵与哲学功能,通过"让哲学说汉语",来建构中国哲学"自己讲自己"的哲学范型。汉语哲学登场的方位、景观与状貌需要从中国哲学的当代转进...
关键词:汉语哲学 中国当代哲学 哲学话语 话语构造 语言分析 
试论中国当代哲学的偏颇及其超越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4期27-28,共2页刘志洪 郭湛 
一、研究进路:学术旺盛、思想委顿、现实淡出学术,思想和现实是哲学研究的三个主要维度。三者关系在相当大程度上规定着哲学的总体道路与行进状态。只有合理协调三者关系,哲学才能长久发展。遗憾的是,在当前中国哲学中,学术、思想和现...
关键词:主要维度 三者关系 委顿 长久发展 研究进路 淡出 哲学 现实 
试论中国当代哲学的偏颇及其超越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46-55,158,共11页刘志洪 郭湛 
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项目“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反思”(297219310021)成果。
哲学的反思与批判同样需要面向自身。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哲学取得许多引人瞩目的成果,但目前仍存在不少值得反思的问题,影响其实质性的发展。在研究进路上,阐释驱逐创造,借鉴盖过自创,继承重于发展,学术抑制思想,观念替代现实;在研究...
关键词:中国哲学 思想 繁荣 偏颇 超越 
中国当代哲学的哲学理解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1期201-201,共1页樊志辉 
当代中国哲学界不仅关注哲学的文本研究,也越来越注重对哲学自身的反思。当今中国哲学界对哲学的理解聚讼不已,尚未实现自己的哲学研究的问题聚焦。大多数学者仅仅在中、西、马不同的思想资源和语义脉络中论述自己的哲学理解,而没有真...
关键词:当代哲学 当代中国 学理 文本研究 哲学研究 思想资源 学术制度 时代问题 
中国当代哲学的哲学理解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8年第3期58-63,共6页樊志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2015MZD01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性与中国当代哲学研究"(13AZX012)阶段性成果
当今中国哲学界对哲学的理解聚讼不已,尚未实现自己的哲学研究的问题聚焦。大多数学者仅仅在中、西、马不同的思想资源和语义脉络中论述自己的哲学理解,而没有真实地意识到如此的哲学理解是植根于反思者当下的生存状态、时代问题与学术...
关键词:哲学理解 文教制度 中国当代哲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