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史

作品数:89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大有张志强周世全韩卫娟王铭铭更多>>
相关机构:华夏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图像性汉字与中国文明史的空间动力学猜想--与媒介环境学派的“李约瑟问题”对话
《现代出版》2024年第12期17-29,共13页孙藜 罗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电报与中国现代知识革命研究”(项目编号:24AXW003)。
“李约瑟问题”是关乎技术与东西方文明传统及现代转型的重要媒介学议题,媒介环境学派从文字入手以“模式识别”的想象力回应“李约瑟问题”,但其媒介观内蕴着文字对感知比率乃至社会组织的单向决定论,汉字文明史叙事很大程度上错失了...
关键词:汉字 图像性 李约瑟问题 媒介存在论 中国历史性 
两路将通向哪里?
《中国西藏》2024年第6期60-63,共4页吴建颖 
对于五千多年的中国文明史来说,4年零8个多月显得尤为短暂;对于543.68万公里的公路总里程来说,4360公里也许不算漫长。但若将镜头拉回70年前,拉萨城在初冬迎来一场注定会被载入史册的庆祝典礼,人们便会从那欢欣鼓舞的景象中认识到这些...
关键词:拉萨城 中国文明史 通向 
玉是什么?
《创新作文(小学3-4年级)》2024年第6期18-19,共2页
玉在中国文明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说文解字》中提道:“石之美者谓之玉。”在汉字中,以“玉”作为偏旁的字,大多有美好的寓意,如宝、璧、莹等。季羡林先生曾说:“如果用一种物质来代表中国文化,那这种物质就是玉。”
关键词:《说文解字》 季羡林先生 偏旁 中国文明史 物质 
寻根追流: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新疆社会科学(维文)》2023年第4期80-86,共7页魏兴涛 
对中国文明历史的研究一直是百年中国考古学最为关注的研究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
关键词:寻根追流 中国文明史 文明史研究引向深入 
中国文明与中国道路之我见
《湘潮》2022年第12期31-34,共4页谢茂松 
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的关系及其连续性张光直提出,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的连续未断裂的原生道路文明。中国道路不是无源之水,不是平地而起,而是对中国文明史的节节接续与全体贯通,要把握四个历史阶段的接续、贯通。第一,要把握新中国成...
关键词:张光直 连续性 文明 接续 新中国成立 中国文明史 道路 贯通 
深入研究中国文明史增强历史自觉
《华夏文化》2022年第2期1-1,共1页本刊编辑部 
202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自觉 当代中国文化 中共中央总书记 中华文明 集体学习 中国文化创新 精神纽带 
《四库全书》“错误率”高得惊人
《山海经(少年版)》2021年第7期1-1,共1页费企和 
清乾隆帝为了崇儒兴学,体现本朝文治之功,雄心勃勃地要编一部史无前例的巨著,将五千年中国文明史囊括在这部名曰《四库全书》的大书之内。《四库全书》初步编成后,进呈御览,乾隆随手翻阅几页,发现不是缺页,就是大段颠倒,或数十行空白漏...
关键词:《四库全书》 错误率 乾隆帝 错别字 崇儒兴学 中国文明史 
假如李白穿越到今天
《人民交通》2021年第3期68-71,共4页张颖颖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千多年前,面对连峰绝壁、荒寂林木,李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囿于技术水平的限制,“蜀道难”在中国文明史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地理条件决定的事实。那么李白笔下难于上青天的蜀道,究竟指的是...
关键词: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 技术水平 李白 中国文明史 
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及表现形式
《理财(经济)》2021年第2期52-56,共5页孙虎成 
人是精神的动物。研习书法几年,随着技艺的些许提高,以及基于迫切需要提高书艺而进行的文化思考的深入,对于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这一命题也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试述如下。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文字同源、同步、共舞文化的载...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表现形式 仓颉造字 中华文明 书法 中国文明史 
嘉佑二年,那场全明星阵容……
《艺术品鉴》2021年第1期46-57,共12页郑朝辉 
科举制从隋代诞生到清朝结束,这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中,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够像宋代那样产生大量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与政治家。可以说,这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个高峰。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华夏文明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
关键词:华夏文明 科举制 明星阵容 陈寅恪先生 中国文明史 文学家 政治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