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岩画

作品数:127被引量:13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童永生冯军胜班澜张亚莎惠富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江南大学巢湖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从自然崇拜到观象授时:中国岩画所见的天象时令与农业起源相互关系研究被引量:3
《中国农史》2023年第1期34-46,共13页赵关键 童永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岩画的图像学阐释研究”(20BF086)。
中国岩画有很多反映天象时令的画面,它是研究原始天文学与中国农业起源相互关系的重要史料。本文从中国南方岩画中的天象时令与稻作农业起源的相互关系入手,考证了连云港岩画中的“天象图”具有原始天文观察与历法授时的意义;从北方岩...
关键词:中国岩画 天象图 自然崇拜 原始天文学 农业起源 
机遇与挑战:数字人文视阈下的中国岩画被引量:2
《贵州民族研究》2022年第1期149-153,共5页张亚莎 威丽斯 张晓霞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北方岩画文化遗产资料集成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8ZDA328)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基于数字人文的大时代背景,通过对岩画的结构体系、调查、管理这三方面的分析,进而对中国岩画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阐释。挑战,既包括由于学科归属不明确而导致的管理、保护和研究方面面临的不同程度困难,也包括欠缺相应理论方...
关键词:数字人文视阈 中国岩画 调查记录 文化遗产 开发与保护 
论中国岩画图像的符咒意蕴
《中国美学研究》2017年第2期14-27,共14页朱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ZX086)
人们对符咒的运用主要包括了两种功能:一是预测吉凶,二是掌控事物。中国岩画的图像具有符咒意义,并主要运用了符咒意蕴中的掌控事物功能。中国岩画通过变形、叠加、颜色选择等方式施用了它的符咒作用。岩画中动物图像的符咒意蕴主要指...
关键词:中国岩画 符咒 
中国岩画的多媒体时空呈现与数字化解析被引量:8
《民族艺术》2015年第6期37-42,101-104,共6页邓启耀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宗教艺术遗产调查与数字化保存整理研究"(11&ZD185)阶段性成果
中国岩画的大量发现,使其在世界岩画研究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然而,由于岩画的特殊依存环境,保护和保存整理研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何运用新的多样化视觉媒体,对岩画进行数字化采集、保存整理研究及多媒体呈现,是视觉人类学在理...
关键词:岩画 数字化 多媒体 视觉人类学 文化遗产 
从中国岩画的三个特征中评析中国绘画的源初特质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98-100,共3页罗美晨 朱媛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岩画的原始信仰及其审美生成研究"(编号:13CZX086)阶段性成果
中国传统绘画在泛化对象、整体观照、以"大"为美三个方面延续了中国岩画的风格。中国岩画与中国传统绘画均不注重个性,喜爱泛化对象,并表现出集体共性与情致个性追求的不同。二者习惯于整体描画方式,并不囿于局部视觉所限,这使他们共属...
关键词:泛化对象 整体观照 以“大”为美 
中国岩画线条的审美特征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128-131,共4页朱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ZX063);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优博基金项目(2010016)
中国岩画的构图要素中线条最为普见。中国岩画线条的刻画技法可分为凿刻、磨刻、线刻与涂绘,分别交揉着浮雕与绘画两种刻画效果。线条形状有直线、曲线两大类,其中曲线的运用更是多姿多彩,包括圆形曲线、弧线、波纹线、蛇线等。线条的...
关键词:中国岩画 线条 审美特征 
中国岩画中“点”的审美特征
《文艺争鸣》2010年第5X期121-123,共3页朱媛 
2008上海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史前艺术的审美特征>;批准号:2008BWY005;200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史前审美意识研究>;批准号:09BZX063;2008级华东师大优秀博士生基金项目<中国岩画审美特征>资助
点在中国岩画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岩画的点有深浅、形状的变化,并根据写实与抽象两种技法选择自身的形状。在布局上凿刻类点大小不均,参差不齐。与岩刻相比,涂绘类点在大小上有明显的趋同性。中国岩画的点有一些虽在排列上有一定的形...
关键词:中国岩画  审美特征 
中国岩画中的透视现象
《兰州学刊》2010年第2期204-207,共4页朱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批准号为09BZX063
岩画中的取象构图包含着对物象的空间角度、物象与物象之间空间深度的处理,与透视理论有着紧密联系。中国岩画在近大远小、色彩变化、消失等透视规律中,表现模糊,基本不具备透视的次级系统。但中国岩画对物象的采用使它已经具备了视点...
关键词:中国岩画 空间表现 透视 两级系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