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招生

作品数:46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重庆彭雄张旭马小娇李江杰更多>>
相关机构:电子科技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职教论坛》《吉林教育(教研)》《发展导刊》《教育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县中振兴中的跨区域中考招生治理被引量:8
《教育学报》2022年第5期84-94,共11页周秀平 杨玉春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县中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成果。
旨在促进区域均衡的政策举措“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分配”何以变相为重点高中“掐尖”,加剧“县中”优质生源流失及其发展困境?跨区域中考招生,即通过将高中学校分类分层,赋予先后不同的分批次招生政策权限,在执行中面临三重困境,即优质师...
关键词:县中 优质高中招生计划 跨区域中考招生 高中教育公平 
“双减”:中国教育改革新起点
《教师博览(上旬刊)》2022年第1期20-23,共4页陈先哲 
“双减”新政透射出深化教育改革新信号“双减”新政引发教培行业大变局,但是细观“双减”前后中央和地方的一系列相关动作,就会发现此次教育改革非比寻常比如,上海、北京等地率先推行大学区改革,在中考招生中大幅扩大分配到校名额,有...
关键词:中国教育改革 新起点 大变局 深化教育改革 中央和地方 新政 中考招生 逐步推进 
谈综合素质评价视角下的中考招生制度改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1年第11期394-395,共2页王瑞芳 
在新的时期里,我国的初中毕业考试以及高中招生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发展过程当中,为了实现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工作的优质开展,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总结我国中学教育和招生理论基础,而且必须承认的是,伴随多年的经...
关键词:初中毕业考试 高中招生 制度改革 
谈基于综合素质评价的中考招生制度改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21年第7期231-231,共1页王玉清 
由于长期实施传统中考招生制度,我国素质教育发展、课程改革进程一直受到制约,并且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也导致了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理念。在现阶段教育事业中,在高中招生工作中,逐渐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了主要依据,逐步改革和...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 中考 招生制度改革 
中考招生改革深化问题探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117-118,共2页张丽英 
新课程改革使教育界正式认识到传统教育模式的缺陷,全面优化和完善了中国的基础教育,全面支持了全国各地的高等教育考试改革。该战略针对高中入学考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讨论和实施,旨在深化高中入学考试改革,切实改变旧的教育观念...
关键词:中考招生 改革 问题 
2021年中考政策发布
《河北教育(综合版)》2021年第5期11-13,共3页
近日,省教育厅发布《关于2021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工作的通知》,就全省2021年中考招生相关工作作出安排。―、切实做好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工作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 升学考试 毕业标准 终结性考试 学科学习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中考政策 中考招生 
基于综合素质评价的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分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0年第7期00056-00056,58,共2页刘瑞连 
处在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中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实施就要注重从新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为基础,提高招生的质量是要点。本文先就综合素质评价的中考招生制度改革中的问题进行阐述,然后就综合素质评价的中考招生制度改革要求...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 中考招生 制度改革 
综合素质评价视角下的中考招生制度改革
《下一代》2020年第3期0157-0157,共1页王慧君 
受传统中考招生制度的影响,对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制约作用,影响学生今后全面发展的需求。随着 中考招生制度的不断改革,将素质教育作为评价学生的关键,着重考察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改变传统中考考试制度当中的弊端。本文...
关键词:中考招生 素质评价 制度改革 
德育课程一体化背景下“一评二挂”中考招生制度重构被引量:1
《现代教育》2019年第5期7-8,共2页姜华萍 周风林 
德育课程一体化,是山东省落实党中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新政,是学校实施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根本途径。招远市教育和体育局一直将德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
关键词:德育课程一体化 一评二挂 重构 
中考招生“分解指标”的社会需要与实践困境——以安徽省宣城市试点为例
《教学与管理》2019年第7期77-80,共4页刘雪泉 
在"择校热"的今天,体现的是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以及升学率的追求。但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与人们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无法达到基本均衡,导致了部分学校发展困难的局面。中考招生"分解指标"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弱势学校发...
关键词:中考招生 分解指标 初中学校 重点高中 教育均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