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社会

作品数:760被引量:35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欧阳康王燕玲杨再隋李文广王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专题复习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22年第9期31-34,共4页王英 
1.高考对“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专题考查的知识点高考对“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专题考查的知识点,如下图所示。
关键词:专题复习 价值 高考 知识点 认识 选择 社会 考查 
在准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中把握历史主动被引量: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2年第4期5-12,共8页田鹏颖 
在马克思唯物史观视野中,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根本上讲即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往往表现为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首先,准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是把握历史主动的理论前提,是把握历史规律的逻辑起点、是把握...
关键词: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 历史主动 
从认识社会到改造社会: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行动转向——基于“清河实验”的思考
《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22年第5期74-85,共12页郭占锋 郭悦悦 
全国农业教指委研究课题“农村发展领域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与运行模式研究”(2021-NYYB-4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政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农村发展领域研究生实习效果提升路径研究”(JXGG2170)。
中国比较有影响的高校服务乡村社会的历史实践可以追溯到1930年燕京大学的“清河实验”。从进入社区开始调查起,“清河实验”历时九年,从认识乡村社会到改造乡村社会,并以组织建设为切入点,从经济、教育、卫生三个维度实施改造工作。“...
关键词:清河实验 认识社会 改造社会 乡村振兴 
如何教育孩子认识社会的黑暗面
《时尚芭莎》2022年第10期116-119,共4页王小屋 陈彬 宫学萍 冉然 雪梅 
不可否认,社会黑暗面是客观存在的。如何能让孩子了解社会真实的一面,正确认识人性善恶的两面,是家长们必须面对的课题。我们邀请心理咨询师和专家,就教育孩子认识社会黑暗面的年龄、方式、尺度,以及如何把负面现实变成正面教育,提出了...
关键词:正面教育 心理咨询师 人性善恶 黑暗面 客观存在 陪伴孩子 方法和建议 认识 
从认识社会到改造社会: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行动转向——基于“清河实验”的思考被引量:4
《中国农业教育》2021年第6期21-34,共14页郭占锋 郭悦悦 
全国农业教指委研究课题“农村发展领域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与运行模式研究”(2021-NYYB-4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政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农村发展领域研究生实习效果提升路径研究”(JXGG2170)。
中国比较有影响的高校服务乡村社会的历史实践可以追溯到1930年燕京大学的“清河实验”。从进入社区开始调查起,“清河实验”历时九年,从认识乡村社会到改造乡村社会,并以组织建设为切入点,从经济、教育、卫生三个维度实施改造工作。“...
关键词:清河实验 认识社会 改造社会 乡村振兴 
论新时代初中物理教师的历史责任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1年第12期209-210,共2页白波学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生活中要有强烈的教师责任感,要有扎实学识,除了指导学生取得优异成绩之外,还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初中物理课作为初中生接触世界、认知世界的一门课程,承担着为中学生获取知识、开发...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师责任感 扎实学识 认识社会 热爱生活 家国情怀。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理论对正确认识社会历史的意义
《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22期122-123,共2页陈伟宇 
《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分工理论阐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通过对分工的解析,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分工 生产力 生产关系 所有制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
《甘肃理论学刊》2021年第3期37-43,共7页乔涵 冯乔宇 
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成果。从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出发,梳理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基础,阐述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在具体实...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 社会主要矛盾 
将新时代劳动教育渗透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教学过程之中被引量:1
《中学教学参考》2021年第10期47-48,共2页陈知初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尊重劳动、关心劳动者、强调劳动教育。在教学《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劳动教育”“运用多种方式,强化劳动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深化劳动教育”等环节来渗透劳动教育。
关键词:劳动教育 认识社会 价值选择 高中政治 
大单元视域下高中思政课中心议题设置策略——以“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为例被引量:3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21年第3期35-39,共5页王凤君 
随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称"新课标")的颁布,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而展开的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进入新的阶段。其中,一线教师积极致力于探索新课标所提倡的活动型学习课程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议题式...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 一线教师 《生活与哲学》 任务驱动 单元设计 学习课程 设置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