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品

作品数:154被引量:7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公炎冰薛鑫卉蒋晖楼肇明徐光萍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江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走红的不止“怀民”,更是“焦躁”的现代人——对“怀民亦未寝”的遐想
《山西教育(管理版)》2025年第1期43-43,共1页李皓阳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篇散文小品是宋代诗...
关键词:宋代诗人 游承天寺 竹柏 张怀 《记承天寺夜游》 散文小品 苏轼 有感而发 
梁实秋的食趣
《山西老年》2024年第11期22-22,共1页江舟 
梁实秋先生是著名散文家、学者、翻译家,他的文章很多取材于平凡的日常生活,抒发人生的情趣,体现出个人清雅通透的襟怀。从他的散文小品中可以发现,梁实秋先生对“吃”颇为青睐。少年时期的梁实秋,常随父亲到东四牌楼自家开的干果子铺去...
关键词:梁实秋 少年时期 著名散文家 东四牌楼 玻璃球 散文小品 日常生活 翻译家 
用听觉和味觉传达情感
《学生阅读世界(小学生)》2024年第7期83-84,共2页王鼎钧 
听觉:韩愈可以听见的四季先说听觉。我们接触外面的世界,听觉和视觉同样重要。写文章的人,不幸丧失味觉,丧失触觉,丧失嗅觉,仍然可以有成就,倘若视而不能见,听而不能闻,那就难了。美国作家海伦·凯勒从小盲聋,虽然在文学史上创造了奇迹...
关键词:盲聋 海伦·凯勒 味觉 听觉 散文小品 视觉 写文章 
《大公报》上的老舍佚文
《新文学史料》2024年第1期125-127,共3页史宁 
老舍与《大公报》的合作关系由来已久,曾是《大公报》文艺副刊的供稿作者之一,20世纪30—40年代的许多作品均发表于此。如30年代的小说集《蛤藻集》中的《听来的故事》与《断魂枪》两篇,抗战爆发后,又发表了《三个月来的济南》《青蓉略...
关键词:《大公报》文艺副刊 《断魂枪》 蛤藻集 老舍 散文小品 茅盾 小说集 30年代 
三种《世说新语》注释的“雅量”与“仇隙”
《书屋》2023年第11期46-47,共2页乔惠全 
当代《世说新语》的版本众多,简体、繁体,校注、译注,所谓春兰秋菊,各有所长,读者亦各不相同。最受关注者当推余嘉锡先生的《世说新语笺疏》、徐震堮先生的《世说新语校笺》和杨勇先生的《世说新语校笺》。就出版时间而言,杨勇的《世说...
关键词:《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校笺》 徐震 余嘉锡 大众书局 散文小品 杨勇 
跛脚的三栖被引量:1
《小说评论》2023年第1期7-8,共2页谢冕 
我的职业是在大学任教,做学问,讲课,培养学生,专业是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大体也就是文学圈子里的一个点。做研究,写讲稿,离不开作文,我的第一职能是书写与这个专业有关的评论一类的文字,即业界叫做“文学批评”的行当。文学写...
关键词:文学评论 文学写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 报告文学 创作作品 文学批评 散文小品 杂文 
那段与文为战的日子
《特区教育(中学生)》2022年第9期17-17,共1页鲁昊昕 赵岳(指导) 
良玉未剖,与瓦石同类,名骥未驰,与驽马相杂。——题记作文,一直是我心头盘桓的阴霭。它好似一只隐遁在阴影里的黑犬,不时爆发一阵狂吠,将我的语文撕扯得一片狼藉,直到初二新任语文老师赵老师的到来。“作文,要靠厚积薄发的积累和词句段...
关键词:一片狼藉 语文老师 厚积薄发 经典小说 赵老师 经典文学 散文小品 升格 
从“无我”到“有我”--《世间滋味》导读
《文艺争鸣》2021年第7期125-127,共3页杨早 
一正如陈平原在《闲情乐事·序》("漫说文化丛书")中所言:"在二十世纪中国散文小品中,谈论衣、住、行的佳作寥寥无几,而谈论吃的好文章却比比皆是。"他并引夏丏尊1930年的话"中国民族的文化,可以说是口的文化",说明中国人是怎样地崇尚...
关键词:陈平原 文化丛书 文人学士 夏丏尊 民国以来 散文小品 饮食 
学者式幽默:梁实秋钱钟书散文小品幽默特色比较
《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2020年第10期23-24,共2页黄琬雯 
梁实秋钱钟书散文小品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学者式幽默。这种学者式幽默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睿智,是一种儒雅。学者式幽默,来源于作家自身的修炼和艺术造诣。
关键词:梁实秋 钱钟书 散文小品 幽默 学者式 
周作人和他的翻译成就
《公民与法治》2019年第15期39-40,共2页王小梅 
周作人最初以其散文引起文坛注意,胡适对他的散文小品称许有嘉:“这一类的小品,用平淡的谈话,包藏着深刻的意味;有时很像笨拙,其实却是滑稽。这一类的作品的成功,就可彻底打破那‘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了。”(《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关键词:周作人 文学成就 《申报》 翻译作品 翻译成就 胡适 美文 散文小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