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共通感

作品数:50被引量:10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李河成尤西林张中罗成胡友峰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民族艺术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术研究》《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审美共通感与图画公共性——以民国时期美育思想与画学实践的互释为中心的考察
《美术》2025年第2期62-69,共8页吴昱苇 
中国文联部级重点课题《中国沉浸式艺术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项目批准号:ZGWLBJKT2024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现代美育思想的萌芽与画学实践的“图像转向”发生在同一历史时段,民国图画的公共性诉求因“救亡图存”的公共政治自觉和感性互通的现代审美理想而得到深入理解,与之相应的,写实性、民俗性、战斗性的绘画探索则可以被视为美学意识的视...
关键词:美育思想 视觉文化 审美共通感 启蒙 现代性 
审美共通感·审美乌托邦·审美共同体:当代美学的三个向度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81-88,共8页漆飞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审美共同体问题研究——以当代批判理论为中心的考察”(23FYB044)。
审美共通感、审美乌托邦与审美共同体构成当代美学的三个向度。康德在先验哲学领域以“共通感”概念思考审美鉴赏判断如何可能及其普遍有效性的问题,共通感作为感觉的普遍可传达性构成了审美判断的前提,并由此形成主观普遍性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审美共通感 审美乌托邦 审美共同体 当代美学 
《当代剧场政治美学》
《文艺理论研究》2023年第1期157-157,共1页王曦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12月剧场在人类文明史中经历了剧烈嬗变,社会的力量冲突与精神流变曾通过形形色色的剧场向公众敞现,然而随着审美、政治、表演等活动的专业化,审美共通感、政治公意与专业技艺失去了内在联系,这为...
关键词:上海人民出版社 审美共通感 政治美学 法西斯主义 专业化 政治审美化 艺术的生活 
审美共通感的现代境遇及其历史哲学审视被引量:6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41-49,151,共10页陈帅 林滨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研究”(20ZDA095)成果之一。
康德的审美共通感理论连接了主体内和主体间两个层面。在主体内层面,它涉及知性和想象力之间的和谐统一;在主体间层面,共通感表现为保证鉴赏判断的必然性和普遍性的规范性原则。这种经由主体内的诸认知能力一致达至主体间的协和一致的理...
关键词:审美共通感 个体 共同体 政治判断 历史哲学 康德 
论审美共通感与中国诗学内视美——以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为例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年第5期114-115,共2页杜哲 
《判断力批判》中所讨论的审美判断是在审美主体的意识中,不涉及任何利害计较,必然要求对一切人都有效,是一种主观的普遍性。本文主要论述刘禹锡《秋词》其一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其具有“共同感受力”,加上诗歌本身带有可以让其自持的...
关键词:主观普遍性 内在视像 艺术想象 
审美共通感:儿童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应然关照
《基础教育论坛》2021年第8期63-64,共2页孙震宇 
小学音乐鉴赏教学环节中引入审美共通感教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音乐感知体验,让学生多种感官都参与到审美体验活动之中,并在融合性认知内化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审美共通感令学生集合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参与到音乐鉴赏学习...
关键词:小学音乐 审美共通感 音乐鉴赏 培养策略 
布尔迪厄与康德关于审美共通感属性的歧见及其超越被引量: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117-129,共13页肖士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概念多重内涵及其统一性研究”(18BZX002)。
康德基于先验哲学立场,主张审美共通感通过保障鉴赏判断情感普遍传达而具有存在的普遍有效性。布尔迪厄基于审美趣味区隔的经验事实,通过否定审美共通感能保障鉴赏判断情感普遍传达而否定其普遍有效性。对审美共通感属性判定根据理解的...
关键词:布尔迪厄 康德 审美共通感 审美社会性 
康德审美共通感的心理机能及其影响
《黑河学院学报》2020年第8期25-28,共4页郭鹏飞 
康德批判先验的理性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是经验性的、应用的,将其视为建立在道德原则之上的内感官的人类学,在把心理学从形而上学中驱逐出去的同时,保留了其在道德与社会领域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性。情感作为审美共通感的心理机能,虽然建立...
关键词:康德 心理学 审美共通感 
革命歌曲实现审美认同的三条路径被引量:2
《临沂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33-39,共7页李红梅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的大众传播与文化传承研究”(15DWXJ09)。
革命歌曲是反映救亡图存运动的大众流行歌曲,在民国时期通过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和“左翼电影”等方式在群众中广泛传播。革命歌曲代表了中国美学现代性进程中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重要维度,对现代性的民族国家的建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
关键词:革命歌曲 认同机制 现代民族国家 审美共通感 
康德的“审美共通感”、中国古代的“感应”与政治的美学化被引量:5
《学术研究》2019年第10期14-24,177,共12页张再林 
如若要给康德美学的核心概念“审美共通感”寻找一个中国式的对应概念,那么,它就是中国哲学里的“感应”了。虽然“感应”与“审美共通感”同样具有“感受的可交流性”的属性,但“感应”却作为一种人、我、物三位一体的此感彼应、感而遂...
关键词:康德的审美共通感 中国古代的感应 政治的美学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