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性质

作品数:68被引量:6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望衡李志宏杜书瀛陈祖君郑利华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吉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在“诗的学校”完成“游戏的作业” 论陶行知教育的艺术性被引量:1
《新美术》2023年第1期156-179,共24页王烁 
陶行知从美国留学归来投身教育的第二年,在某次演讲中提出了对未来教育者的期待,其中一条为“视教育为游戏的作业、作业的游戏”1,自席勒的《美育书简》提出“游戏冲动”的对象是“现象的一切审美性质”即“最广义的美”,人只有在摆脱...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 游戏冲动 美国留学 审美性质 第二年 后继教育 杜威 
中国美学史研究:限界、可能与目标被引量:5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114-130,163,共18页刘成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17ZD03)。
在中国现行的美学学科框架内,中国美学史可能是最让人无法以个人之力穷极的领域。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传统美学资源本身的体量庞大和浩瀚,另一方面则由于现有美学理论和时代精神均对它缺乏持续性的约束力。但是,这种理论和时代的“双失...
关键词:中国美学史 美学理论 中国哲学 审美性质 
留白——有意味的形式
《艺术家》2021年第10期21-21,共1页任晓蕊 
英国现代美学家克乃父·贝尔有一个著名美学观点——"有意味的形式"。他认为,"有意味的形式"是线条和色彩通过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激发人们审美情趣的一种形式。在这一观点中,贝尔否定再现,他一直认为"再现性成分"是可以去除的,他强调的...
关键词:有意味的形式 留白 美学观点 概念表达 情绪反应 发展和演变 审美性质 再现性 
“集体欢腾”理论的当代体现
《检察风云》2021年第18期26-27,共2页竺逸麟 
社会学家指出,资本的经济机制透过媒体,以“洗脑”形式推动形成具审美性质之大众商品化消费模式。那么,“饭圈”是基于何种原理诞生的呢?除了具体操作手法,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满足人性对神圣性体验的追求。“饭圈...
关键词:审美性质 消费模式 操作手法 商业模式 集体欢腾 值得关注 媒体 商品化 
浅议书刊编辑审美能力养成
《城市党报研究》2020年第11期85-86,90,共3页赵浩 
编辑人员在书籍出版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编辑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对文字编辑的美学认知决定着出版作品的整体阅读美感和艺术素养,因此书刊编辑需要充分了解编辑这份工作的审美差异性,通过不断磨炼来提升自身的美学修养,使书刊能够...
关键词:编辑审美 审美性质和能力 书刊编辑 
国际科学期刊封面图像远古艺术符号研究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9年第12期59-62,共4页崔之进 许纯瑶 白光耀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金(人文社科)基础扶持项目“‘美丽科学’:国际权威期刊封面的视觉表征传播”(2242019S20045)研究成果
在艺术人类学与艺术科学的视阈中,借助当代科技手段,从国际权威科学期刊封面图像中,发掘远古图像的艺术价值、精神内涵、时代特征等,研究原始艺术的发源种群、发源动力、价值差异与"非审美"性质;以及古代文明艺术的"交换目的""神圣力量...
关键词:国际权威科学期刊 封面图像 原始艺术 象征性行为 非审美性质 民族精神内核 移动保护 
王国维论美育与德育的关系被引量:4
《中国德育》2018年第24期25-29,34,共6页左剑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7年度重大项目"中华美学精神与20世纪中国美学理论建构"(17JJD720010)研究成果
王国维注重美育的独立性,但在此基础上,他又充分肯定了美育对道德的促进和超越作用。在他对审美性质及艺术“无用之用”的论述中,隐含着对时弊的批判和独特的救世观念。
关键词:王国维 美育 德育 “无用之用” 审美性质 
艾尔弗雷德·斯蒂格利兹的摄影审美性质分析
《北方文学(中)》2018年第2期113-114,共2页高文雯 
艾尔弗雷德·斯蒂格利兹是摄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发起了"摄影分离派",为摄影脱离其他艺术尤其是绘画艺术而取得独立地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其创办的《摄影作品》刊物、"219画廊"、"密友画廊"等在美国艺术史上的地位非...
关键词:斯蒂格利兹 摄影美学 审美性质 
评陈思广《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6期187-190,共4页王奎 李继凯 
陈思广教授《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与接受研究》(以下简称《接受研究》)一书是其“关于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探讨的第四本论著”。在此前的三本论著中,《审美之维:中国现代经典长篇小说接受史论》是以现代“经典”长篇小说为核心的专...
关键词:长篇小说 中国现代 接受研究 传播 陈思 审美性质 “经典” 审美之维 
视觉艺术发展中的材料作用及观念转化被引量:1
《上海艺术家》2017年第2期8-9,共2页马钦忠 
材料的丰富延展性体现在古往今来的艺术史中所催生的不同艺术形态,而脱离材料载体"自由"发展的艺术最终归于哲学的形而上,也似乎走到终结。本文作者提倡回到材料和发掘材料自身之审美性质,以期提供一条可供当下创作参考的思路。
关键词:艺术发展 材料 视觉 “自由” 艺术形态 审美性质 形而上 艺术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