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叙事

作品数:227被引量:36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邵子华王学谦刘慧朱永新李贺更多>>
相关机构:菏泽学院北京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生命叙事”培养中学生抗逆力的探究——以“栉风沐雨 应逆而生”班会课为例
《教育界》2025年第8期137-139,共3页刘慧铭 张显鹏 
抗逆力是个体在逆境中实现心理调适与适应的关键能力,其形成与中学生对过往经历的生命叙事紧密相关。学生通过生命叙事可以从优势视角整合成长历程,获取抗逆力量。文章以“栉风沐雨应逆而生”班会课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等多个维度出...
关键词:生命叙事 抗逆力 班会课 
宁波慈孝文化内涵式发展问题研究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22年第11期27-29,44,共4页姜帆 
宁波拥有全国第一个“慈孝文化之乡”,“传承慈爱、涵养孝德”的公序良俗一直被甬城人民深入践行。本文通过全面总结宁波慈孝文化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宁波慈孝文化建设的问题症结,建议在各级老年大学及其教学点与部分养老机构创立“长...
关键词:慈孝文化 社会文明 长者生命叙事 
我一生的故事--贯穿高中生涯的生命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年第33期34-37,共4页蔡笑菁 
【活动理念】在全球疫情背景下,积极开展生命教育是缓解高中生复杂多样情绪体验,调整其矛盾困惑人生态度的重要教育内容。生命教育主题心理辅导活动课传达出的理念,如“直面生命”“活在当下”等,都会对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一定的积...
关键词:生命叙事 生命教育 生涯发展 教学设计 
以生命去言说
《各界》2014年第12期94-95,共2页车瑞 
作为20世纪三大显学之一,人们对“红学”的关注度历久弥新。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7月推出李祝喜《红楼梦生命叙事论》一书,正是基于文学、伦理、哲学、宗教、文化、审美等维度探讨《红楼梦》的深邃意蕴和精妙艺术。此书主要特色在于...
关键词:生命叙事 言说 《红楼梦》 陕西人民出版社 生命伦理 生存哲学 20世纪 “红学” 
敢问路在何方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10年第10期30-31,共2页赵素芳 铁皮鼓 
一些漂亮女生在步入青春期的时候,往往容易卷入到一场又一场的恋爱风波中去,甚至成为男生争斗的核心,学业成绩为此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理解这类女生行为模式背后的心理机制。帮助她们正确地书写自己的生命叙事。是每位教师必须面...
关键词:问路 学业成绩 心理机制 行为模式 生命叙事 青春期 女生 教师 
生命叙事·生命省思·生命践行——基于生命体验视域的主体性德育路径之建构被引量:1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第2期44-47,共4页林瑞青 
佛山市2008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谐社会的道德教育模式研究"(Z-9)
在生命体验视域里,主体性德育以生命个体的发展为目标,是一种理解和丰富生命意义、满足生命成长需要的生命活动。其展开路径首先是生命叙事,以对话和独白为表现形式;其次是生命省思,以反思、阅读、聆听、审美为表现形式;再者是生命践行...
关键词:主体性德育 生命体验 生命叙事 生命省思 生命践行 
论小说的生命叙事被引量:2
《大连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28-32,共5页邵子华 
生命叙事是以生命为主体的叙事,它从对肉身的关怀逐步推进到类似宗教的精神境界。生命叙事是对生命现实的沉痛反思,它把对人类心灵意义的叩问并且力图给人类的心灵以慰藉和照耀作为自己的使命。生命叙事既要切入又要超越个体的生命体验...
关键词:小说 生命叙事 精神境界 本质力量 
生命叙事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被引量:4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86-88,共3页庞惠启 
生命叙事是一种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道德教育方式,它具有自我性、日常生活性和生成性的特点。它产生教育作用的内在机制在于:叙事过程中故事本身内在的教育价值,道德学习的特点。教师在道德教育中采用生命叙事应注意如何选择故事及叙事...
关键词:生命叙事 道德教育 青年学生 
聆听者与生命叙事者——论德育中的师生关系被引量:4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2期10-12,共3页王静 
在德育过程中 ,我们是说得太多 ,听得太少 ,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 ,忽视了学生自身蕴藏的道德教育资源。要提高德育实效性 ,首先要建构教师作为聆听者与学生作为生命叙事者的师生关系 ,它是其他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
关键词:师生关系 生命叙事 学生 德育实效性 德育过程 教师 道德教育 高德 首先 自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