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德育

作品数:366被引量:749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欧盛端江旺龙戚明钧罗美华李军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经营班级活动文化 促进学生德性发展
《中小学班主任》2023年第9期11-12,共2页冯志兰 
班级文化具有浸润性和延展性的特点,能像春风化雨般,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影响学生的行为。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必要条件,抓住班级活动文化,就抓住了班级文化建设的“牛鼻子”,从而使班级文化得以有效推进。
关键词:班级经营 活助文化 主体性德育 
叶圣陶主体性德育思想下的生活化德育模式研究
《当代家庭教育》2022年第26期215-217,共3页钱凯琴 
最好的德育方式便是生活化教学,在生活中实现德育。叶圣陶对生活化德育有很重要的阐释,现阶段的德育仍然可以从他的思想中寻找到丰富的理论成果并运用在实践中。在此背景下,本文重点分析了叶圣陶主体性德育思想下生活化德育的实际开展...
关键词:德育 叶圣陶主体性德育思想 生活化德育 
自主养德:提高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
《江苏教育》2022年第15期27-28,共2页顾润生 施建东 
顾润生: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至美少年自主养德学习小组”的内涵。施建东:首先“至美少年”中的“至”有致力、完善之意,是指不断努力、不断修为的过程;“美”,包含仁爱、诚朴、自主、精进、担当等核心品格。“至美少年”是指通过不断努...
关键词:主体性德育 自主养德 学习小组 
初中学校主体性德育实践的路径探索——以上海市洪山中学为例
《现代教学》2021年第22期79-80,共2页郭树宝 
一、初中学校主体性德育实践的背景概而言之,主体性,是指人作为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相对于活动客体所处的态势而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性。主体性德育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德育体验,倡导在现实生活中实施德育。上海市...
关键词:主体性德育 初中学校 身心发展特点 办学目标 办学理念 现实生活 成长规律 以学生为中心 
论主体性德育观与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文学少年》2021年第27期0340-0340,共1页朱思睿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工作的推进,国家的相关部门对于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而当前阶段主体性德育观是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指导观念。因此,本文将对主体性德育观下的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
关键词:主体性德育观 中职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叶圣陶主体性德育思想在新媒体时代的价值研究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1年第7期77-77,共1页钱凯琴 
德育是现代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素质教育提倡智育与德育并重,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教师应当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在思想品德教学时要让学生自己去认知、观察、思考、...
关键词:叶圣陶 主体性德育 新媒体时代 价值研究 
刍议主体性德育观的小学生规则意识培养
《读与写(下旬)》2021年第7期338-338,共1页许嘉蓉 
主体性德育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它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和终点,提倡师生间进行平等对话,将学生自主参与和自主体验作为主要途径。同时主体性德育观要求教育者实现自我内化,将道德作为...
关键词:主体性 德育观 小学生 规则意识 培养策略 
党建+队建,推动思政改革创新
《教育家》2021年第14期56-57,共2页项惠忠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走向"强起来"的当下,怎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社会必须思考的问题。受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影响,学校往往更看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而忽略了主体性德育的重要性和自媒体时代传播...
关键词:学生学习成绩 主体性德育 手段多样化 自媒体时代 传统教育理念 思政课教学 队建 教学质量 
例谈如何尊重学生主体性人格
《华夏教师》2021年第8期27-28,共2页王永平 
国之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历来是支撑国家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知识传导、创新与实践的重要平台。而在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则应重视对学生主体的关注,尤其是新的教育观认为,师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单元,应当坚持人格、价值及尊严上的平等关系,突...
关键词:主体性德育 教师角色转变 公开道歉 
中职学校主体性德育实践的新探索
《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9期72-73,共2页傅敏锐 
2019年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区域推进新时代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建设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B2019036,主持人:傅敏锐)。
中等职业教育“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应贯彻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教育的基本观点,构建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互动、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参与,具有职教特色的主体性教育的实践场。而移动互联技术的运用,帮助实验学校探索建立“育—训—导...
关键词:中职学校 主体性德育 新探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