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人类学

作品数:300被引量:813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相关作者:崔明昆杨庭硕罗康隆罗意崔海洋更多>>
相关机构:吉首大学云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态人类学视野下贵州民族蜡染的现状研究被引量:1
《西部皮革》2023年第22期99-101,共3页李远维 
贵州的民族蜡染是一门融合了自然与文化元素的传统工艺。生态人类学是研究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关注的是人类文化如何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如何影响和塑造人类文化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贵州蜡染作...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 民族蜡染 文化传承 工艺技术 发展 
生态人类学的四个时代——基于“自然—文化”关系理论范式转换的分析被引量:1
《青海民族研究》2023年第3期34-43,共10页罗意 张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疆牧区乡村振兴进程中优化牧民生计策略调查研究”(批准号:22BMZ009);2023年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课题“新疆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路径研究”(批准号:2023ZJFLZ05)阶段性成果。
生态人类学虽然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但却有着深厚的人类学根基,发展出多种关于“自然—文化”关系的理论范式。文章以相关理论范式的转换为主轴,将生态人类学的发展区分为先声、形成、发展与拓展四个时代,对不同时代的代表性研究与观点...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 “自然—文化”关系 理论范式 
湘桂黔边“油茶文化”与山地民族生态哲学意识探析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9期42-48,共7页吴永珍 
“打油茶”是我国西南地区山地民族的传统饮食习俗,经过长期地继承和发展,如今在湘桂黔边民族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油茶文化,并已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生态人类学为理论视角,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发现,“打油茶”不仅是环境适应...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 油茶习俗 生态哲学 文化适应 民族文化 
家国意识视角下红河哈尼梯田生态审美研究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5-11,共7页尹绍亭 颜宁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17YJA850011);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计划项目“高速公路价值溢出效应案例库建设研究——基于云南交投集团助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云南样本’”(YCIC-YF-2022-32)。
着眼于生态人类学的审美研究,以哈尼梯田为例,在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人类学核心概念“文化适应”的各个侧面,深入解析哈尼梯田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的文化生态之美:梯田社会适应之美、梯田人类生态系统结构之美、梯田形态之美、...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 哈尼梯田 梯田审美 文化适应 
生态人类学发展述评
《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23年第3期109-121,共13页冯雪红 张文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甘宁青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筑牢生态屏障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9BMZ149);北方民族大学学术领军人才资助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西北地区多元化乡村治理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9BGLS02)的阶段性成果。
生态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注重对人类、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基于中西比较的视野,本文对生态人类学学科的基本问题和学术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和评述。中西方生态人类学研究具有共同性:研究方法的运用和完善...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 文化适应 全球生态危机 
生物多样性:西方生态人类学研究新领域被引量:1
《民族研究》2023年第1期127-139,146,共14页李永祥 
云南大学民族生态学创新团队、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文化人类学学科建设项目;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研究创新团队的阶段性成果
“生物多样性”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源于保护生物学。随着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订,西方生态人类学研究者开始关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各种理论和现实问题,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方式、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生物...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西方生态人类学 就地保护 惠益分享 文化多样性 
生态人类学发展述评被引量:4
《民族研究》2022年第5期115-130,M0005,共17页冯雪红 张文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甘宁青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筑牢生态屏障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9BMZ149);北方民族大学学术领军人才资助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西北地区多元化乡村治理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9BGLS02)的阶段性成果。
生态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注重对人类、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基于中西比较的视野,本文对生态人类学学科的基本问题和学术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和评述。中西方生态人类学研究具有共同性:研究方法的运用和完善...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 文化适应 全球生态危机 
西方人类学生态与文化关系研究述评被引量:5
《世界民族》2022年第4期1-14,共14页罗康隆 陈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采辑、研究与利用”(项目编号:16ZDA157)的阶段性成果。
西方人类学家从不同视角对人类与生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诸多研究理论,甚至派别。从环境决定论到环境可能论,再到文化生态学,进而衍生新功能主义和民族植物学。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认为特定文化因适应特定的生态...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 生态 文化 西方范式 
彝族尔比文化生存智慧与生态治理实践的生态人类学研究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104-108,共5页丁木乃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生态文明背景下彝族尔比文化生态智慧与实践”(JY2021A03);乐山师范学院校级项目“饮食人类学视角下的凉山彝族饮食文化研究”(RC2021003);乐山市廉政研究中心项目“社会治理视域下彝族玛牧文化中的廉洁思想”(LSLZ(2021)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民族宗教与国家治理问题研究”(15ZDB123)。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对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文化启迪。彝族尔比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地方性知识,是彝族先民各种实践经验和思想认识成果的总汇,其最重要的生态文化观念是和谐共生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互依...
关键词:彝族 尔比文化 生存智慧 生态治理 生态人类学 
调试与创新:生态人类学视域下的湘西州非遗活态传承与持续发展被引量:4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47-53,共7页孙立青 袁理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生态人类学视域下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18B311)。
生态人类学视域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适应文化生态的变迁,并进行着新的传承与发展。湘西州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既要遵循当前非遗保护的一般性原则,更需立足区域文化生态变迁这一大的文化背景。通过完善民族自治地方...
关键词:湘西州非遗 生态人类学 文化生态再适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