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转向

作品数:93被引量:33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华启和程相占卢艳芹周文娟杜维明更多>>
相关机构:东华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可归化思想”到重要参考:道家思想西传的生态转向
《东北亚外语研究》2024年第2期5-15,共11页华媛媛 叶子豪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重点创新项目“新时期外语类高校国际中文教育创新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的新汉学与跨文化研究”;辽宁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加强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学科方向建设的路径探索与实践”(LNYTG2023296)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梳理并分析道家思想在西方传播历程,阐述西方道家思想研究实现跨文化、跨学科的生态转向的过程。总体而言,道家思想传播在西方共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归化思想”阶段、“替代智慧”阶段,以及作为生态主义理论建构重要参考...
关键词:海外汉学 生态批评 生态伦理 道家思想 跨文化传播 
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生态哲学阐释及其价值被引量:5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9,共9页王雨辰 彭无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2AZD09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一般项目(2022JZDZ019)。
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是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生态转向提出的,具有厚实的生态哲学基础。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要提出美丽中国建设”“建设什么样的美丽中国”和“如何建设美丽中...
关键词: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人类文明发展 生态转向 生态哲学 
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范式的三大转向及其整合的学理基础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215-221,共7页张曙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类道德行为的进化与社会文化心理机制研究”(20&ZD039)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下半叶,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曾发生三大转向,即文化转向、进化转向、生态转向。为了全面认识和把握三大转向,并揭明它们可资以实现整合的学理基础,本研究首先对三大转向的发生脉络与逻辑,以及其产物亦即新兴研究取向——主...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 研究范式 文化转向 进化转向 生态转向 
科技伦理的生态转向新论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104-111,共8页高原 
科技伦理的立论存在一定的理论困难,科学的“求真”、技术的“求力”同伦理规范之间的张力无法真正弥合,这构成了科技伦理生态转向的理论根源。科技伦理的生态转向包含四个维度的研究内容,分别是:科技工作者职业伦理与道德规范的生态转...
关键词:科技伦理 生态 负面效应 系统性思维 
成心的消解与文明的生态转向——论庄子的生态智慧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5-10,共6页崔树芝 
《庄子》一书结构完整,以成心为逻辑起点,具有深厚的生态哲学意蕴。在庄子哲学中,成心就是认识心,其作用即是分别执着。成心的偏执引发成心陷阱,不仅产生存在困境,也导致象征自然的浑沌之死。在成心作用下,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出最初的谐和...
关键词:庄子 成心 吾丧我 天人关系 生态文明 
生态马克思主义技术生态转向的四维辨识被引量:2
《国外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36-47,共12页秦龙 祝玲玲 
201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工作目标研究”(19JZD045);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系列重要论述的整体研究”(TJKSZDWT1902);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委托项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方案的国际传播路径研究”(TJZDWT1857)的阶段性成果
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兴思潮,在当代生态危机的新背景下,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点,承续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精神,立足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剖析了当代技术异化的渊薮。从资本主义的文化形态、经济模式、政治...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 技术 技术的生态转向 
环境设计方法论的生态转向——基于吉布森可供性理论的思考被引量:10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9年第5期100-105,共6页陈红兵 谷晓丹 罗玲玲 
辽宁省教育厅青年项目“界面设计的生态学方法及其应用研究”(WQ2017018)
以吉布森可供性理论的生态意蕴为基础,阐述了环境设计方法论生态转向的主要内容:从机械还原向生态整体转向、从分裂的功能结构向交互的生态关联转向、从技术逻辑向生态逻辑转向三方面内容,并讨论了环境设计方法论生态转向的意义。
关键词:可供性理论 生态转向 环境设计 方法论 
论技术伦理生态转向的逻辑必然性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20-26,共7页龙翔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2YZX02)
一个人信奉的价值观决定了他行为的动机、方式和行为后果。技术主体受到传统的人际技术伦理观的影响设计出来的现代技术,具有明显的反生态性,它既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自身又存在着无法解决环境问题的局限性。为此,技术伦理需要生...
关键词:技术伦理 生态转向 逻辑必然性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生态转向理论综述被引量:1
《学理论》2018年第8期41-43,共3页祝玲玲 艾志强 
2018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2018lslktyb-071);2017年度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17BZX007);2016年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技术风险建构中的责任伦理问题研究"(JW201615418)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近年来,随着生态问题的不断升温,国内外学术界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生态转向理论研究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格局。学者们围绕着技术批判理论、生态政治建构这两个维度展开了很多有意义的...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技术批判 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人性的生态转向:自然与社会的高度统一被引量:6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50-57,共8页卢艳芹 彭福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KS122)
人与自然危机的实质是人性危机。古今中外对人性的解读都没能克服单一片面的人的属性论,将人的存在某一方面的属性界定为人性,没有关注到外界环境对人性生成的重要作用。人性"生态化"将人性理解为人现实存在性,它由四种属性构成即自然...
关键词:人性 生态化 现实存在 人性危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