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乐园

作品数:889被引量:35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玲英陈敬玺郝田虎杜艳红李艳飞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好的友谊意味着什么?
《南风窗》2025年第4期111-112,共2页谈炯程 
生活在罗马帝国时期的希腊作家普鲁塔克,以别称《比较列传》的《希腊罗马名人传》闻名于世。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在她的小说《弗兰肯斯坦》中,将《希腊罗马名人传》与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及弥尔顿的《失乐园》并列。这些书是主人...
关键词:《失乐园》 《少年维特之烦恼》 弗兰肯斯坦 玛丽·雪莱 小说《弗兰肯斯坦》 《希腊罗马名人传》 普鲁塔克 弥尔顿 
“死是永生的门”杂考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42-48,共7页 
20世纪40年代,巴金和他的好友缪崇群以《死》为共同标题写了散文,都将“死是永生的门”这句话放在开头部分。经过一番考查,基本推断这句话来自依据《新约圣经·马太福音》的弥尔顿《失乐园》中一段话。其实,这句话在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
关键词:巴金 缪崇群 《失乐园》 《新约圣经·马太福音》 郭沫若 蒯斯曛 生死观 
“三美论”视角下英语无韵史诗《失乐园》汉译研究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12期472-481,共10页陆必昕 陈平 
本文根据许渊冲“三美论”的视角,比较分析了《失乐园》的三个主要汉译本:傅东华译本、朱维之译本和刘捷译本。文章从形美、音美和意美三个层面探讨了这三个译本的不同表现和效果,揭示了《失乐园》汉译本在不同时期汉译过程中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三美论” 《失乐园》 译本评析 无韵史诗 
重建失乐园——鲁迅《社戏》中的童年书写
《国学(汉斯)》2024年第4期607-619,共13页张乐佳 
《社戏》是鲁迅关于童年书写的文本,贯注着其“救救孩子”的儿童观,主要体现在对于失乐园的重建。通过对比观看京剧和社戏的不同感受,反映儿童独特的感知思维,也以戏台为切入点辛辣剖析了封建社会种种乱象,这是乐园失落的原因。大量童...
关键词:《社戏》 童年 乐园 重建 
山和海和生命
《今日中学生》2024年第11期11-13,共3页李静滢(译) 
我的好友巴尔特,从小村庄咖啡馆的盲人船长那里借到一本《失乐园》后,和我一起坐上简陋的捕鱼船出海。可一场暴风雪袭来,巴尔特因忘带防水服,身体逐渐失温,在我的怀中死去。
关键词:《失乐园》 巴尔特 咖啡馆 暴风雪 
从《失乐园》看弥尔顿的早期生态女性主义观
《外语与翻译》2024年第1期88-93,共6页吴玲英 李未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弥尔顿作品集整理、翻译与研究”(项目号:19ZDA29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英国16、17世纪史诗与英吉利民族共同体想象之研究”(项目号:20BWW0520);中南大学研究生自主探索创新项目“《失乐园》中夏娃的‘生态自我’之研究”(项目号:2021zzts0019)的阶段性成果。
面对十七世纪女性意识觉醒与生态破坏两大剧变,约翰·弥尔顿省思这些挑战并在其史诗《失乐园》中,将相关思想融入对夏娃与自然的刻画。本文揭示弥尔顿的观点,包括承认女性与自然之相似性、尊重存在物之差异性并构建地球共同体。其观点...
关键词:约翰·弥尔顿 《失乐园》 早期生态女性主义观 共同体 
一无所有的年轻人,还配谈理想吗?
《青年博览》2024年第4期60-61,共2页杜素娟 
大家好,我是杜素娟,在华东政法大学教文学课。我今天站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不是特别新鲜的话题:理想。理想有什么用?17世纪,英国作家弥尔顿写了一部作品叫《失乐园》。它讲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圣经》里的故事——有一群反叛天使,他们...
关键词:《失乐园》 文学课 英国作家 华东政法大学 弥尔顿 《圣经》 反叛 地狱 
论弥尔顿对荷马史诗传统中女性之“他者”定位的改写——以《伊利亚特》和《失乐园》为例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42-149,共8页吴玲英 李蒙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英国16、17世纪史诗与英吉利民族命运共同体想象之研究”(20BWW05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弥尔顿作品集整理、翻译与研究”(19ZDA298)的阶段性成果
荷马在其被视为“西方最古老的史诗”《伊利亚特》里将女性人物定位为“他者”,由此开启西方史诗对女性的“自我”之探索。在西方史诗史上,随着史诗从“原始史诗”向“文学史诗”发展,史诗里的女性形象慢慢脱离“他者”而向“自我”演...
关键词:弥尔顿 《失乐园》 荷马史诗传统 《伊利亚特》 女性定位 “他者” 改写 “自我” 
从“小区”到“社区”:共同体的衰落与重建被引量:2
《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2期91-93,共3页卫小将 
社区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它被赋予了地域空间、情感纽带、机构聚合及身份认同等多重意涵。在这些要素中,除了机构不断扩展并走向专业化,其他要素也逐步被现代性力量所入侵和改造,社区的自黏性功能被大大弱化,开始变成一个彼此关系...
关键词:陌生人社会 社会学研究 地域空间 身份认同 失乐园 专业化 情感纽带 共同体 
自由意志、恶、神恩和堕落——论弥尔顿《失乐园》中的神义论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3年第12期31-35,共5页李倩 
弥尔顿指出《失乐园》的创作宗旨是为上帝公义的辩护,并认为人类对自由意志的滥用导致恶的滋生,但这与上帝的全能和全善并不矛盾。上帝对人类施与恩典,但人类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堕落。堕落是贯穿整首诗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关于堕落...
关键词:弥尔顿 失乐园 神义论 自由意志  神恩 堕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