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动者

作品数:225被引量:44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李志永李形陈乐张国宪李黔萍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外交学院河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全球治理演化视野下的中国与全球治理体系关系——基于“施动者—结构”理论的分析被引量:1
《国际论坛》2024年第6期100-117,158,159,共20页赵敏 刘昌明 
近年来,中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积极行动被美西方质疑为颠覆当前体系的修正主义行为。正确认识和阐明中国与全球治理体系关系,须厘清全球治理体系价值内核和理论内涵、选取有效理论分析框架。全球治理体系是由基于国家间实力分布形...
关键词:施动者—结构 观念结构 制度结构 权力结构 全球治理体系 
“爱”为什么在汉语语境里常被误解?
《世界宗教研究》2024年第9期78-89,共12页黄保罗 
汉语里常误解“爱”,本文结合中国传统与当代语境,参照圣经原文和神学发展史特别是芬兰学派对路德的“两种爱”的神学的诠释,探讨误解之因。首先,根据词根,在新约希腊语里,“爱”有两类:一是以àγaπ为词根的爱,如动词25àγaπáω(ag...
关键词:两种爱 施动者 爱者被爱者路德 奥古斯丁 阿奎那 肯培 
揭秘“去全球化”和“再全球化”:理解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结构性力量
《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23年第12期42-48,共7页李形 
本文旨在揭示“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和“再全球化(re-globalization)”这两个新兴概念的隐含含义。这两个概念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提出,目的是试图削弱中国在世界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贸易和供应链中的优势结构性地位。本文认...
关键词:去全球化 再全球化 结构 施动者 去风险化 
基于COCA语料库的Create施动者隐喻转喻分析
《现代语言学》2023年第10期4503-4509,共7页熊聪 
本文基于COCA语料库,利用MIP隐喻识别方法,分析了create施事者的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分类情况。结果显示有系统隐喻、过程隐喻、权力隐喻、主体隐喻、人的实体/抽象部分作为转喻突显、自然成分作为隐喻目标域共七个类别。绝大多数隐喻...
关键词:语料库 概念隐喻 概念转喻 隐喻识别流程 英语词汇教学 
揭秘“去全球化”和“再全球化”:理解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结构性力量被引量:1
《战略决策研究》2023年第4期3-14,I0001,共13页 
本文旨在揭示“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和“再全球化(re-globalization)”这两个新兴概念的隐含含义。这两个概念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提出,目的是试图削弱中国在世界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贸易和供应链中的优势结构性地位。本文认...
关键词:去全球化 再全球化 结构 施动者 去风险化 
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与对亚太安全秩序的挑战——基于施动者—结构的分析被引量:6
《太平洋学报》2023年第5期79-92,共14页王雪 朱锋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印太视域下美国南海竞争战略的目标取向与措施匹配及中国应对研究”(21CGJ026);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发展外部环境研究”(20JZD060)的阶段性成果。
美国在亚太安全秩序中占据绝对权力优势,东盟扮演着机制规范的“中心性”角色,中国在观念共识层面的引领性作用突出。优势各异的多元施动者不仅是亚太安全秩序弱稳定性的来源,也是影响地区秩序维系与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美英澳安全合...
关键词:三边安全伙伴关系 亚太安全秩序 施动者 结构 “印太战略” 
人工智能中agent的中译正名及其法律意义被引量:9
《科技与法律(中英文)》2022年第3期1-13,共13页寿步 
AI中agent的中文译名尚未形成共识,限制了研究的深入。回顾AI中agent出现的时代背景,汇总中文语境下AI中agent的译名情况,详细考察若干AI经典英文论著中agent的论述,思考agent中译正名的理由,可以确定agent应译为“行为体”(doer或actor...
关键词:AGENT 行为体 施事者 施动者 智能体 
同伴互动中幼儿被拒后再次争取的策略研究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2年第4期41-44,共4页尤小丽 
2021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体验·共情·认同:以家国情怀为导向的育人路径研究”(编号:JK2108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问题提出在人际互动中,施动者一方的核心意向如果能有效地传达给受动者,就必将面临受动者对于这种意向所采取的两个行为取向--接受或拒绝。[1]研究者通过观察发现,在同伴互动中,幼儿的请求往往会遭到同伴的拒绝。被拒后,幼儿采取的...
关键词:受动者 应对策略 拒绝行为 施动者 同伴互动 人际互动 行为取向 幼儿 
“一带一路”中的汉字文化
《初中生之友》2021年第27期4-9,共6页李卫兵 邱员太 
“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饱含着东方智慧与天下情怀的大同理念,标志着我国从过去国际秩序的旁观者或参与者变为积极的施动者和塑造者。近年来,江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赣欧班列是江西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
关键词:塑造者 汉字文化 东方智慧 一带一路 施动者 人类命运共同体 旁观者 天下情怀 
简·奥斯汀对女性平权的铺垫与推动——从《傲慢与偏见》角色设定视角分析被引量:2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年第7期44-48,共5页王秀娥 
本文以《傲慢与偏见》为例,论述了简·奥斯汀通过文学对英国女性争取自由平等权利的铺垫与推动。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采用女性叙事策略,塑造父权权威缺席的"父亲"、反讽维护父权旧秩序的"女性施动者"以及赞美独立自信的女主角等...
关键词:父权制 女性意识觉醒 女性平权 女性施动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