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散文

作品数:19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剑晖谢越华於可训李倩倩刘茉琳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争鸣》《贺州学院学报》《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西部文艺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走月亮》:在时光的轻盈中走过童年
《语文建设》2024年第22期50-53,共4页韩再彬 邹秋月 
《走月亮》不仅是一篇轻盈活泼的诗性散文,也是作者回忆童年轻盈时光的一段叙事记忆。其中,“走月亮”的叙述是作为童年美好记忆的轻盈片段,阿妈是“我”记忆里童年的“月光”,从天上的星月联系到地上的母子,在母子静谧相处所营造出的...
关键词:《走月亮》 诗性散文 轻盈表达 童年叙事 
散文理论建构的难度与可能——以“诗性散文”理论为例
《西部文艺研究》2023年第6期13-19,共7页刘军 
白话散文的发展历程已满百年,散文理论的脉动与之同步。反观二十世纪的散文理论,大多以观点、争鸣的形式出现,在整体上呈现出片断化、零散化的特征。直到新世纪产生的“诗性散文”理论,散文理论的建构形式方得以改观。“诗性散文”在概...
关键词:散文理论 诗性散文 建构难度 
如何理解和把握诗性散文中的“诗性”
《学语文》2022年第4期81-83,共3页张黎明 
统编版初高中教材上的经典散文《春》《雨的四季》《桃花源记》《荷塘月色》等篇目,历来被许多研究者称为“诗性散文”。但教材、教参在提到散文“诗性”特点时,表述一般都比较零散和随意,缺乏系统的总结与阐述,因而为了深入理解和高度...
关键词:诗性散文 主要特征 审美价值 教学建议 
诗性散文的诗意表达--以《我与地坛》(节选)的任务型教学探索为例
《作文(高中版)》2022年第1期40-41,共2页黄旦玲 
《我与地坛》是诗性散文的代表,无论是抒情、描写还是叙述,都娓娓道来,用词典雅、纯净,句式结构绵长,有如诗一般的质地。在教学中,笔者利用《我与地坛》“诗性散文”的特点,要求学生“依文写诗,以诗品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诗作,赏析文...
关键词:诗性散文 诗意表达 《我与地坛》 诗品 句式结构 任务型教学 融会贯通 感悟人生 
“诗性”散文的现代建构:陈剑晖散文批评管窥
《贺州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67-71,共5页黄雪敏 
散文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经典文体,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经典话题。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光辉的历程,也是构建当代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的核心载体之一。陈剑晖教授以其恢弘的气势和审慎的思辨能力,构建出一整套以"诗性"为核心的...
关键词:散文 诗性 文化诗性 
论叶维廉散文创作
《华文文学》2014年第5期125-128,共4页刘茉琳 
叶维廉除了比较文学观、中国诗学论,以及中英文诗歌互译,诗歌创作外,其散文创作也是一个相当丰富、艺术生命力活跃的世界,可惜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关照与整合式的理解,这实在是汉语文学创作成果以及研究成果的一种损失。其实叶维廉的散...
关键词:叶维廉 离散 诗性散文 游记散文 
当代散文概念述论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年第2期36-37,48,共2页臧小艳 谢飞 
当代散文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更新,总体呈现重艺术到重内容再到重艺术的发展趋势。本文试图对当代散文概念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探寻散文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散文 大散文 文化散文 诗性散文 
现代批评视野与诗性散文理论建构被引量:7
《文艺争鸣》2011年第2期73-83,共11页陈剑晖 
中国的散文研究曾经饱受责难,甚至被一些人看作混乱、保守、无所作为、缺乏现代意识的同义词。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散文研究已有了很大的改观,其标志是继“大散文”的讨论后,散文的一些重要范畴如散文的定义、类型以及“真...
关键词:散文理论 现代批评 诗性 “真情实感” 散文研究 文体研究 “大散文” 90年代 
散文何以是散文?——评《诗性散文》兼与陈剑晖教授商榷被引量:3
《文艺评论》2010年第2期42-44,共3页王际兵 
理论与创作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总体上说这句话没有问题,具体到散文领域却并非尽然。散文创作繁荣也好苍白也好,散文理论一直处于世界性的贫乏之中。美国学者厄尔·迈纳在《比较诗学》中指出:西方诗学是以戏剧为基础文类建立起来...
关键词:散文创作 西方诗学 教授 陈剑 诗性 《比较诗学》 散文理论 基础文类 
《我与地坛》:诗性散文的经典文本被引量:4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年第4期18-23,26,共7页陈剑晖 
人类困境与拯救之道 《我与地坛》是写于20世纪90年代,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也是20世纪中国最为优秀的散文之一。这篇作品我前前后后读了许多遍。我之所以特别推崇偏爱它,不仅仅因为在这篇作品中史铁生对于苦难有着与别人完全不同...
关键词:《我与地坛》 经典文本 散文 诗性 20世纪90年代 人类困境 史铁生 代表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