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格主体

作品数:109被引量:19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刘瑜张雨林沈贵明蔡虹王秀梅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政治法律—刑法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的理解与适用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106-109,共4页李涵笑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研究”(18VSJ079)。
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薄弱的罪刑理论和缺失的司法适用经验,影响国境卫生检疫执法工作开展。因此,厘清此罪立法背景,明确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在罪刑理论构建上的难题和司法适用中的困境,有利于发挥刑事司法对国家边境公共卫生安全的有力保...
关键词: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 危害结果 主观罪过 适格主体 
疫情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认定研析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9-12,共4页欧丁源 张继钢 
2020年上海市嘉定区税务学会重点调研课题“新时期税务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002)的研究成果。
新冠疫情的特殊背景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入罪应当从严认定,结合《刑法》和“两高”“两部”《意见》的相关规定,细致分析其适格主体、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及主观过错等犯罪构成,准确进行认定,不得随意扩张适用。《意见》明确...
关键词:新冠疫情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适格主体 危害行为 主观过错 
涉疫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研析被引量:17
《法律适用》2020年第5期48-56,共9页王秀梅 司伟攀 
《2020疫情防控意见》将"确诊"或"疑似"病人作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适格主体,对构成本罪的"确诊"病人既处罚危险犯,也处罚结果犯;对"疑似"病人只处罚结果犯,且并不违背"疑罪从无"的刑事法理念。行为人主观方面的认识应主要以...
关键词:危害公共安全 适格主体 罪过形式 
舒某能否成为职务侵占罪的适格主体
《当代检察官》2019年第4期50-50,共1页潘新来 
案情简介:舒某曾在多家国内知名物流有限公司担任要职,2017年2月初佛山某物流有限公司聘请舒某为公司在另一城市设立办事处的市场合作开发代表,兼职担任办事处副总经理,负责开拓新市场业务以及组织当地货物的配送、装卸工作。双方未签...
关键词:职务侵占罪 适格主体 市场业务 案情简介 合作开发 城市设立 副总经理 聘用合同 
交通事故中“无名氏”维权问题应引起重视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6年第9期33-33,共1页
近年,因车祸引发的“无名氏”维权问题日益凸显,对“无名氏”死亡引起的责任追究适格主体、赔偿金的管理等问题,由于缺少法律的明确规定,“无名氏”权益案件裁判标准不一,在审理“无名氏”维权案件时存在以下难题:1.“无名氏”...
关键词:维权问题 无名氏 交通事故 适格主体 责任追究 裁判标准 身份认定 司法实践 
浅谈环境公益诉讼适格主体——从兰州水污染事件谈起
《致富时代(下半月)》2014年第3期84-84,共1页李媛 
2014年4月11日发生在甘肃省兰州市的四个区大面积污染引发了大家对环境污染后如何通过法律手段诉讼维权的思考。尽管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对环境公益诉讼做出了条文规定,但是对于该规定的主体适格性是否在实践中有可行性还有待研究...
关键词:环境侵权 公益诉讼 适格主体 
虚假广告罪的主体认定被引量:1
《人民司法》2009年第6期16-20,共5页潘水良 江勇 
【裁判要旨】一、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的单位犯罪适格主体为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司法实践中大量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的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私营独资合资企业,如果不具有法人资格,无论是否体现为组织的集体意志,根...
关键词:虚假广告罪 主体认定 单位犯罪 合伙企业 罪刑法定 个体工商户 适格主体 事业单位 
浅议提请裁定减刑、假释的适格主体被引量:4
《人民检察》2007年第11X期59-60,共2页王世斌 
按照我国立法以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正在服刑的罪犯裁定减刑、假释由刑罚执行机关提出书面建议,报请人民法院审核裁定。也就是说,减刑、假释裁决权由人民法院行使,而提出减刑、假释的书面建议由刑罚执行机关决定,法院依据执行...
关键词:减刑 裁定 假释 适格主体 刑罚执行机关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刑事诉讼法 
破产清算组成员:贪污罪的适格主体?
《中国审计》2004年第4期41-42,共2页周东瑞 刘瑜 
关键词:贪污罪 适格主体 破产清算 刑法 国家工作人员 中国 
也论原因自由行为——与齐文远、刘代华先生商榷被引量:7
《法学家》2000年第6期73-76,共4页陈家林 
《法学家》1998年第4期发表了齐文远、刘代华两先生的《论原因上自由行为》一文(以下简称齐文另本文中引言未特别注释者,都出自该文),读后,颇受启发,但也有不同看法,特此提出,以求讨教。一、关于原因自由行为之主体通说对原因自由行为...
关键词:原因自由行为 适格主体 刑事责任 主观罪过形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