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音节合成词

作品数:16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亢世勇刘伟董于雯孔建源蔡梦祯更多>>
相关机构:鲁东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咬文嚼字》《国际汉语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文信息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语“落”的双音节合成词认知语义分析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8期156-166,共11页白钰琪 
本文以“落”的双音节合成词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进行认知语义分析,利用隐喻,意象图式,焦点化等认知理论对其进行语义分类,归纳认知语义扩张网络。通过认知分析,探究“落”在双音节复合词的语义扩张特征及认知动因。研究结果表明,“落...
关键词:合成词 认知语义 隐喻 图式 
“临床实验”? “临床试验”!
《咬文嚼字》2020年第5期36-37,共2页唐慈富 
全球有数十家科研团队正在研发新冠疫苗,目前已有数种进人临床试验阶段。在报道相关新闻时,有媒体把“临床试验”误成了“临床实验”。“实验”和“试验”都是一个双音节合成词,有一个共同的构词元素“验”,都含有对某种情况进行检验的...
关键词:临床试验 临床实验 双音节合成词 科研团队 构词 
双音节合成词与短语的区分探析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28-31,共4页魏金强 
通常情况下词与短语是容易区分开来的,然而受现代汉语双音节化的影响,一些双音节合成词与短语很容易发生混淆,特别是部分短语正处于向合成词转化的过程中,就更加不好分辨。为了更好地区分两者,应从双音节合成词与短语在语音、语义、语...
关键词:双音节 合成词 短语 区分 
基于物性结构的无向型名词语义构词研究——以汉语同义类语素双音节合成词为例被引量:3
《中文信息学报》2017年第4期1-8,19,共9页刘璐 亢世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72215)
该文首先介绍了鲁东大学进行的语义构词研究,说明了"无向型名词"的所指;进一步运用物性结构理论,分析语素义转指的六种类型,并提出结合转喻、隐喻、转隐喻理论共同解释"无向型名词"词义构成的研究方法;根据两个语素义如何通过转喻或隐...
关键词:语义构词 物性结构 转喻 隐喻 隐转喻 
泰语双音节合成词构成方式分析
《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18期72-73,共2页张磊 
文章先指出泰语词的定义,再引入泰语合成词的定义,以泰语双音节合成词为例,分析其构成方式。
关键词:词的定义 泰语双音节合成词 构成方式分析 
高职聋生双音节合成词偏误现象分析被引量:2
《现代特殊教育》2014年第12期17-18,共2页张帆 
2014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语料库的职校聋生用词偏误实验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4SCG099
高职聋生汉语双音节合成词用词偏误不仅与双音节合成词组合方式有关,还与词义透明度有关。针对这一问题,高职聋生语文教学要重视字词训练,并从汉字各义项入手开展词语教学;教师应及时更新语言学知识,提高自身语言学素养。
关键词:高职聋生 双音节合成词 偏误 
汉语双音节合成词的词义透明度分析——以HSK词汇大纲为例被引量:2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3年第8期149-151,共3页孔建源 
词义透明度是词汇教学的理据。基于对语素义与词义的分析,部分学者提出语素教学的构想。很多教学工作者能够自发地运用这一理据进行教学。比如通过解释语素义加深对词义的理解或是利用语素义进行词汇扩展。但为了避免学生形成望文生义...
关键词:语素 透明度 语素教学 
汉语常用双音节词语义透明度研究——兼论对汉语词汇教学的启示被引量:7
《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第1期178-187,共10页董于雯 
汉语双音节常用词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词的语义透明度指的是词义从其成分语素义推知的难易程度。汉语双音节常用词的语义透明度可以分为五级,绝大多数双音节常用词的词义都比较透明,与其构词语素义明显相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
关键词:汉语 常用词 双音节合成词 语义透明度 
区分双音节合成词和双音节词组的常见方法
《初中生辅导》2011年第8期19-21,共3页何方红 
在现代汉语中,词与短语的组合方式、结构类型基本相同,导致不少同学无法从外在形式上来辨别它们,特别是合成词和词组在组合方式上常常让同学们容易出现混淆。比如在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初中第二册中:词组分为:“并列”、“偏正”、...
关键词:合成词 常见方法 双音节 词组 九年制义务教育 组合方式 现代汉语 结构类型 
“人”作为构词语素的双音节合成词的隐喻认知分析被引量:1
《云南电大学报》2010年第3期52-55,共4页辜夕娟 
通过对包含在"人"作为构词语素的双音节合成词中的隐喻认知分析,揭示出语言作为人类思维的物质载体,其中隐喻的大量存在足以说明隐喻是人类认知和理解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关键词:“人”构词语素 双音合成词 隐喻认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