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切有部

作品数:109被引量:11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许潇李瑞哲曹彦方立天姚卫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鲁迅研究月刊》《新疆艺术学院学报》《汉语佛学评论》《河北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佛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译(根本)说一切有部的神异叙事——以“未曾有”为中心
《佛学研究》2023年第2期90-102,共13页王丽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说一切有部与中国佛教的形成与展开研究”(项目编号:22BJ02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梵、巴、藏、汉律藏僧残法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1YJC730002)阶段性成果。
“未曾有”内涵在佛教发展史是一个不断被丰富的过程,大体可推测是逐渐从佛法僧扩展至稀有事件的“未曾有”。“未曾有”与因缘、譬喻、本生等长于叙事的分教相结合,构成了“未曾有”的主要叙事类型。笔者在详细分析汉译(根本)说一切有...
关键词:未曾有 说一切有部 譬喻师 《出曜经》 《佛所行赞》 
“不一不异”云何成立?——说一切有部体用悖论的争议与调适
《佛学研究》2023年第2期122-136,共15页于婷婷 
世亲《俱舍论》以“许法体恒有,而说性非常”对有部的体用悖论展开了破斥,指出有部三世实有的法体和现在世刹那生灭的作用之间存在既不能一体、也不能异体的逻辑难题。为应对世亲的难问,众贤引入功能概念,试图通过“法体-作用-功能”理...
关键词:三世 法体 作用 功能 不一不异 
再判说一切有部业论的内在逻辑——以等起为中心
《佛学研究》2019年第2期138-150,共13页司冰霜 
说一切有部主张无表业为色法,在无表业的成就上,尤其是欲界无表的获得必须透过身表、语表,此种论调备受争议,尤以经部论师最为针锋相对,批判的矛头多藉此指向有部背离原始佛教"动机论"的立场。本文以等起作为切入点,细化有部成业过程,...
关键词:说一切有部 无表业 等起 动机论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中的“种子”之考察
《佛学研究》2019年第2期126-137,共12页近藤伸介 辛放(译) 
作为说明因果原理的"种子(bija)"概念,在唯识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种子"一词在唯识以前的经典与论典之中也频繁出现。本文将选取作为唯识思想兴起之基础的说一切有部的代表性论书《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根据其中"种子"一词表象...
关键词:种子 大毗婆沙论 说一切有部 刹那灭 阿赖耶识 
大众部与说一切有部关于“净色根”的争论——从《异部宗轮论》说起
《佛学研究》2013年第1期216-221,共6页秦萌 
本文围绕唐代玄奘三藏翻译的《异部宗轮论》中,大众部和说一切有部有关"净色根"的理论分歧,根据相应的汉译佛典对上述两个部派关于"净色根"的理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分析、比较和评论。大众部认为,承认净色根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导致...
关键词:异部宗轮论 净色根 大众部 说一切有部 
说一切有部的禅修功德:四无量的修学体系
《佛学研究》2010年第1期216-232,共17页惟善 
四无量是佛教所有宗派所共有的一种在现实生活中的修行实践,通过这种实践,可以使行者的心量变得更宽大、更善良,提升人生的精神境界。作为部派佛教影响最大的说一切有部(简称有部),对四无量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做了清晰的解释和论证,认为...
关键词:有部     
试论说一切有部的金刚喻定
《佛学研究》2009年第1期338-346,共9页惟善 
金刚喻定是指行者通过修行所获得的一种能够破除一切烦恼的禅定。只有通过此定才能完全断除烦恼,获取得解脱,证得圣果。虽然金刚喻定在各宗派中的论现有所不同,但其作用在部派佛教与大乘佛教理论中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
关键词:说一切有部 金刚喻定 无间道  烦恼 
小乘佛教哲学研究被引量:3
《佛学研究》2002年第0期40-50,共11页成建华 
佛教作为一种哲学的宗教,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和丰富思想。作为一种对抗婆罗门教极端思潮的重要学说,它无论是在教理上还是在哲学上都超越了以往的思想局限。原始佛教哲学基本上是一种关于现实人生的哲学,是当时社会的分裂和人的本质分裂...
关键词:佛教哲学 原始佛教 部派佛教 说一切有部 经量部 大众部 
佛学研究经验谈
《佛学研究》1998年第0期5-9,共5页杜继文 
关键词:佛学研究 佛教经典 中国佛学 《成唯识论》 三法印 理论体系 《大智度论》 说一切有部 《般若经》 文化形态 
无著的唯识思想
《佛学研究》1998年第0期251-263,共13页徐绍强 
本文从六个方面讨论了无著的唯识思想。分析了无著关于阿赖耶识、意的各种论述,认为无著把意分解成意根和染污意二个方面,但在具体运用时表现出了偏重染污意的特点;指出《瑜伽师地论》的<摄抉择分>的内容至少在无著写作《显扬圣教论...
关键词:阿赖耶识 《大正藏》 说一切有部 染污 唯识无境 三自性 认识论 事象 “意” 存在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