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论

作品数:121被引量:30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东方朔赵林罗小年段素革黄勇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康德出于责任与合乎责任的思想研究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5年第5期78-80,共3页赵淇 
康德认为出于责任——善良意志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并且它的道德价值的实现不依赖于行为在实践中的后果。文章从出于责任的行为在道德实践中的顺序,得出出于责任的动机不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手段去实践,可能造成非合乎责任的后果。出于...
关键词:康德 动机论 结果论 道德价值 
如何理解康德《道德形而上学》中的四种感性的先行概念?——基于范畴表与动机论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23年第9期38-46,共9页刘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康德《伦理学讲义》的翻译与研究”(22BZX078)。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列举了四种感性的先行概念,它们是道德形而上学的感性论。但康德没有直接说明这四种概念的排列原则,以及为何是这四种概念。借助范畴表以及《实践理性批判》中的感性论,可以对理解这两个问题提供一些启发。四...
关键词:康德 道德感性论 感性的先行概念 范畴表 敬重 
志愿者服务的伦理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伦理学》小序被引量:2
《云梦学刊》2023年第2期81-83,共3页万俊人 
在我极为有限的对应用伦理学的了解中,“志愿者”(the volunteers)是一个特殊的伦理群体。其特殊性在于,他们不仅仅拥有鲜明的伦理志愿一一即立志自愿奉献他们的时间、物力、精力和心力,而且这一志愿还具有两个伦理特征:其一是不求任何...
关键词:应用伦理学 志愿者服务 伦理意义 伦理特征 动机论 志愿服务 服务伦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如何理解康德《道德形而上学》中的四种感性的先行概念?——基于范畴表与动机论被引量:2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9,共9页刘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康德《伦理学讲义》的翻译与研究”(22BZX078)。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列举了四种感性的先行概念,它们是道德形而上学的感性论。但康德没有直接说明这四种概念的排列原则,以及为何是这四种概念。借助范畴表以及《实践理性批判》中的感性论,可以对理解这两个问题提供一些启发。四...
关键词:康德 道德感性论 感性的先行概念 范畴表 敬重 
遵循学科特点 让学习真实发生
《家教世界》2023年第8期48-49,共2页邓超 朱秋华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青年专项重点课题《语用教学视野下“语言+”课堂构建的研究》(C-b/2021/02/31)的研究成果。
让学习真实发生,是我们熟知的教学理念。理念的落地需要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探索。“动机论”从激发学习者学习需要出发,力求让学习“事态关己”;“体验论”关注学生切身体验,引导学生亲历观察、实践与操作等过程;“思维论”着眼...
关键词:学科特点 思维含量 动机论 语文学科 教学结构 教学理念 体验论 实践与操作 
对“假新闻信念”的认知心理学解释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期160-160,共1页李艳红 
作为信息接收端的受众在假新闻的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社交媒体时代,由于假新闻的接收者往往也是假新闻的接力传播者,新闻受众的个人兴趣、背景、知识和偏见都会影响到他们对新闻信息的识别和处理。人们为什么相信假新闻?在当前的认...
关键词:假新闻 新闻受众 认知心理学 个人兴趣 信息接收 动机论 社交媒体时代 思维论 
“利益范式”与休谟正义动机论的转折被引量:1
《社会科学论坛》2022年第6期50-61,共12页栾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休谟人性视域下的理性观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FZXB053。
“利益范式”是在经济学强势影响下被现代社会科学广泛接受的研究范式,休谟常被视为支持这一范式的较早的杰出代表。但考察休谟正义动机论的转折可以发现,利益范式并非没有缺陷,休谟对之也非一味认同。面对“狡猾投机者”的挑战,休谟认...
关键词:休谟 利益范式 正义动机论 自利 仁爱 
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1970)
《娃娃乐园(安徽幼教)》2022年第7期F0004-F0004,共1页
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1970)美国心理学家,以性善论、潜在论和动机论为理论基础,创建了理论化、系统化的自我实现心理学。他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 自我实现需要 性善论 需求层次理论 动机论 马斯洛 生理需要 有机整体 
意志与选择--康德与亚里士多德动机论比较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70-76,共7页张志鑫 
在探究道德实践的理由时,康德从理性知识中提出道德形而上学的实践哲学,人对道德准则的规定源于人的意志和理性自律。但是,人是理性与情感的统一,诉诸某一种因素不能准确解释人的行为动机。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中,道德的实践是人的“选...
关键词:选择 意志 道德动机 
宋元悲剧再体认
《文学教育》2022年第7期127-130,共4页郑妍圩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王国维和戏曲史的问题”(Y202045468)研究成果。
在井上哲次郎这批留德学者于日本学术界重镇辐射的思潮下,蟹江义丸和松村正一比附西学展开的孔子研究,和王国维自撰文章中的思想之暗合,由此可以联系其孔子的理性直觉主义和动机观似康德,与功利主义全然相悖,以动机行为而非结果论善恶...
关键词:王国维 意志 动机论 形式论 直觉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