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学

作品数:103被引量:14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许家星周春健陆建猷涂耀威康宇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朱子《论语集注》中圈号的诠释学意义及其影响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41-49,共9页曹景年 
圈号是古文献中常用的标注隔断符号,朱子在《论语集注》中则对其赋予了重要的诠释学意义,用来区分正意与余意两个注解层次。正意主要是训解字词、疏通文义,目的是准确阐释经文本义;余意则是提炼经文要旨,阐发其启示意义,以及辨析、评论...
关键词:朱熹 《论语集注》 四书学 诠释学 圈号 
晚明闽南四书学新动向--以日本宫内省藏吴韩起《四书详解》为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69-76,共8页杨园章 谢继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VMZ001);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启计划”资助项目(2024QQJH146)。
闽南是四书学重镇,其四书学的兴起和发展与科举考试关联紧密。明代闽南四书学在学术立场上多尊奉朱子学,却也经历了与阳明学的对垒,甚至出现直接转向阳明学的情况,但不论哪种立场,究其底色,仍是为科举考试服务。吴韩起《四书详解》没有...
关键词:闽南 四书学 吴韩起 《四书详解》 
作为论说方式的“或问”
《船山学刊》2024年第6期70-78,共9页陈少明 
《四书或问》可以当作朱熹问题意识鲜明的四书学讲义,其意义不在于它是通向理解《四书章句集注》的阶梯,而是关于四书的一种“理在解语内”的论说方式。借“或问”一词,可以追溯孔孟以来儒家对异端的态度及其从不辩到好辩的策略演变的...
关键词:《四书或问》 《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 四书学 
艮斋经学思想的特色及其意义
《孔子研究》2024年第3期60-69,158,共11页景海峰 
田愚(号艮斋)是朝鲜朝晚期的朱子学后劲、性理学巨擘,被称作是“海东巨儒”、儒家性理学说的收官者。他的经学思想以朱子学为基底,以四书诠解为中心,拳拳服膺程朱理学及栗尤学术的义理精神和重性旨趣,发挥性即理的思想,通过阐发性理之内...
关键词:艮斋 性理学 四书学 性师心弟 
李顒和颜元四书学思想比较研究
《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2期96-101,共6页许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宋明清关学思想通论”(项目编号:19ZDA029)阶段性成果。
在明清之际“天崩地解”的历史背景下,李顒和颜元二人取四书的思想资源,对当时的社会问顒和思想危机力求作出时代的回应,在立场、宗旨和定位方面皆有较大的差异。在理论立场上,李以释朱为基本立场,颜元以批朱为基本立场;在诠释宗旨上,...
关键词:李顒 颜元 四书学 
畿南王学的四书学建构——以鹿善继、孙奇逢为中心的考察
《孔子研究》2024年第1期117-126,159,160,共12页李会富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课题“阳明后学年谱系列(第一辑)”之子课题“陶望龄年谱”(项目编号:21WH70085-12Z);天津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天津水西庄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3YZD-03)的阶段性成果。
畿南王学是明代万历年间在京师以南的畿辅地区兴起的崇信阳明学(或称王学)思想、传承阳明学学脉的学术群体。鹿善继、孙奇逢是畿南王学的核心人物。《四书说约》和《四书近指》是畿南王学进行四书学建构的主要文本,它们在诠释四书的过...
关键词:畿南王学 四书学 鹿善继 孙奇逢 
王船山对饶双峰《孟子》说的批评与接受
《中州学刊》2024年第1期117-124,共8页许家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VGQ018)。
王船山《读四书大全说》对朱子再传饶双峰的《孟子》说加以深度剖析,从解经方法上严厉批评饶双峰过于分析的区别法“自误误人不小”,简直是“石田中求罅隙”;在理气观上,船山倡导理气不相离、理势不可截然分的理气相因观;在人心论上,船...
关键词:王船山 饶双峰 四书学 朱子学 
关学史与四书学史的双重延伸与拓展——李敬峰《关学四书学研究》读后
《走进孔子》2023年第4期103-106,共4页魏涛 
宋代四书学的兴起、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颁行及其地位的不断上升,无疑是中国思想史上继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之后的一件大事。(朱汉民、肖永明:《宋代〈四书〉学与理学》)而这一中国经学和儒学发展的鲜明特征,在宋代以来的主...
关键词:《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学 罢黜百家 中国思想史 关学 中国经学 思想流派 儒术 
宋代四书学研究的新开拓——评王琦教授《宋代四书经筵讲义研究》
《原道》2023年第1期339-341,共3页郭齐勇 
经筵讲义作为宋代兴起的一种新经学体例,是儒家士大夫诠释经旨义理并对帝王进行教育的讲稿与教材,寄寓了他们成就君德圣治、建构帝王之学、重建社会政治秩序的理想。它既是经筵制度定型与宋代学术转型的产物,又是理学思想向最高层传播...
关键词:《大学》 四书学 理学思想 胡安国 真德秀 经筵 新经学 社会政治秩序 
文本诞生的历史情境与时代变动中的经典意涵——《元明朱子学的递嬉:<四书五经性理大全>研究》评介
《徽学》2023年第1期306-310,共5页谢春晖 
宋代“理学”的诞生与对经典的重新界定几乎同步而行。后者的突出表现即四书学的出现。“四书”最终由子、传上升为经典,《四书章句集注》亦成为后来儒者学习的典范。上述新变化不仅反映了以文献整理、勘订为中心的义理阐释模式已经成熟...
关键词:《四书章句集注》 性理大全 朱子学 义理阐释 四书学 历史情境 元明 文献整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