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理学

作品数:135被引量:13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李甦平邹志远邢丽菊周欣洪军更多>>
相关机构:延边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朝鲜半岛儒释道三教和合
《学术界》2025年第2期28-36,共9页张立文 
儒教、佛教、道教在不同时期传入朝鲜半岛,其显著的特点和性质为“三教和合”。三教和合贯穿朝鲜半岛每个时期、每个王朝。花郎道、《十训要》、性理学、朝鲜李朝的李退溪和李栗谷、《东经大全》是体现朝鲜半岛三教和合文化的文化形态...
关键词:三教和合 花郎道 《十训要》 退溪 性理学 
艮斋对梁启超开化理论的反思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4年第3期159-165,197,共8页景海峰 
田愚(号艮斋)是朝鲜朝末期的朱子学大家、性理学巨擘,有“东方巨儒”之称。他生当鲜末王纲解纽之际,又经历了日帝对朝鲜的殖民统治,在此天崩地坼的特殊时代,作为一名餍沃经史的大儒,他坚守朱子学立场,弘扬性理,“斥邪卫正”,为维护传统...
关键词:田愚 梁启超 性理学 开化思潮 民族主义 
从伊斯兰教传统看刘智:宋儒性理学简析
《外国哲学》2024年第1期245-260,共16页施笛闻 
“性”是刘智本体论中的重要概念,既关联到宋儒性理学,亦借鉴伊斯兰教思想传统。本文从刘智著作中的“物”概念、先天理化中的“知能演化”过程和尽性归真论等角度,分析性在刘智建构的汉文伊斯兰思想体系中的含义和作用,以此得出的结论...
关键词:刘智  本体论 《天方性理》 伊儒会通 
艮斋经学思想的特色及其意义
《孔子研究》2024年第3期60-69,158,共11页景海峰 
田愚(号艮斋)是朝鲜朝晚期的朱子学后劲、性理学巨擘,被称作是“海东巨儒”、儒家性理学说的收官者。他的经学思想以朱子学为基底,以四书诠解为中心,拳拳服膺程朱理学及栗尤学术的义理精神和重性旨趣,发挥性即理的思想,通过阐发性理之内...
关键词:艮斋 性理学 四书学 性师心弟 
朝鲜王朝陈献章“从祀文庙”之争考论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63-68,94,共7页史策 
陈献章是中国明朝最具影响力的儒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在朝鲜却遭到了学界的抵制与批评,盖因大多数朝鲜学者认为其学说杂糅了禅学,与陆九渊、王守仁的学说同属异端外道,而不予接纳。在其后朝鲜王朝关于文庙从祀人员升黜的讨论中,亦未效法明...
关键词:陈献章 朝鲜王朝 性理学 从祀文庙 
性理学与丹道的会通--权克中《周易参同契注解》中的理气问题
《宗教学研究》2024年第1期219-224,共6页刘敏 
作为栗谷一派的性理学者,权克中著有《周易参同契注解》一书,以理气论来会通丹道。权氏颇能贯彻栗谷的理气之妙,故而强调理气一而二、二而一,而且“动时理在气中”,“静时气在理中”,理气混融而成丹。“理在气中”是乘气之理,“气在理...
关键词:先天之气 丹道 周易参同契 性理学 理气论 论述方式 气中 理论架构 
艮斋学派与华西学派的心说论辩——以“心即理”说为中心
《朱子学研究》2023年第2期247-261,共15页刘兴淑 杨松 
19世纪发生的以“心”为中心的心说论辩,是近现代继“四七论争”“湖洛论争”之后,又一场大规模的性理学理论攻防战。主攻手是艮斋学派宗主田愚,主要攻击对象是华西学派宗主李恒老及其高弟金平默、柳穉程等,其次是芦沙学派宗主奇正镇及...
关键词:心即理 性理学 朱子 湖洛论争 栗谷 攻击对象 论辩 攻防战 
礼文与仁心
《文史知识》2023年第1期18-23,共6页李旭 
春秋之世,礼教陵夷,孔子尝感喟:“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而当门下高弟颜渊问仁之际,孔子复答云:“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由此观之,孔门仁礼论是...
关键词:克己复礼为仁 仁心 《仪礼》 颜渊 性理学 为仁由己 天下归仁 
退溪的陶山书堂与教育哲学——以空间型内容为中心
《国际儒学论丛》2022年第2期11-24,共14页 
一绪论李滉(1501~1570),号退溪,朝鲜王朝性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学问和思想水平,不仅可以通过他的文集、《宋季元明理学通录》、《自省录》,还可以通过他呈给宣祖(1552~1608)的《圣学十图》加以确认。他的学术竞争者、政治对手李珥(号栗...
关键词:朝鲜王朝 书堂 性理学 
为朝鲜国王绘制画像的御容画师
《现代阅读》2022年第7期34-35,共2页  林丽(译) 黄义军(译) 
朝鲜王朝时期(1392—1910),随着性理学的普及,各地区的书院和祠堂不断增加,供奉在书院和祠堂的人物像也随之增多。朝鲜后期,这种风气不断传播开来,有名望的士大夫们都对肖像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请画工为自己画像。大量制作社会名人...
关键词:朝鲜王朝 肖像画 社会名人 画工 祠堂 朝鲜后期 性理学 画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