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指对象

作品数:107被引量:28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贺阳崔应贤潘海华何英玉张新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园冶·兴造论》“主”字所指对象推论与解读被引量:1
《创意与设计》2023年第3期76-83,共8页汪晓东 牛佳伟 
福建省社科项目(FJ2021B177)。
《园冶·兴造论》中出现的9个“主”字有动词与名词两种使用形式。作动词时根据动作发出者不同可以意为“任命”“以……为主”或“主持”“主导”,作名词时根据句意有“主持营建活动的人”(设计师)“主持造园活动的人”(造园师)以及“...
关键词:园冶 兴造论 造园师 工匠 
例析平面几何中的“分类讨论”问题
《初中数学教与学》2022年第6期20-23,共4页郑泉水 
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在数学解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例析平面几何中的几种分类讨论问题,以飨读者.一、因已知条件所指对象不明确而引发分类讨论例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求此等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关键词:等腰三角形 平面几何 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解题 分类讨论 所指对象 例析 
常见义近字辨析(四)
《语文世界(中旬刊)》2022年第4期54-54,共1页嘉行 
“竿”与“杆”所指对象是不同的——“竿”与“杆”“竿”与“杆”都指棍状细长的物体,都是名词借用作量词,但它们计量的对象是不同的,在语用中常出现误用,如下例。①或俯首观看池塘荷色,或侧首凝视一竿黄菊。(《人民日报》2004年11月2...
关键词:量词 所指对象 义近字 《人民日报》 名词 
感性推崇、行为化表演与姿态贩卖:孟京辉20世纪90年代先锋戏剧美学特征的后工业向度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21年第11期151-156,共6页于文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工业小说与中国工人的心路历程”(项目编号:13CZW073)的研究成果。
先锋戏剧整体美学范式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了重新确立,成长为我们所熟悉的形态,孟京辉作为代表人物,其作品的理念革新和生产运营,真正定义了先锋戏剧的样态。作为一个源自西方的艺术概念,新时期以来的探索戏剧被泛称为"先锋戏剧"。虽然...
关键词:艺术概念 美学范式 行为化 新时期以来 生产运营 美学特征 理念革新 所指对象 
孔子的“无龄感”
《中国老年》2021年第12期26-26,共1页姚正安 
第一次看到“无龄感”这个词大约是一个月前一位老友发给我的。望文生义,我以为无龄感,就是没有年龄的概念,所指对象应该是老年人。后来到百度搜索,无龄感方面的内容很多,它源自一个丛书名,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对自己保有信心的能力,也是...
关键词:丛书名 百度搜索 超越自我 望文生义 所指对象 战胜自我 生活态度 老年人 
立图象而废美术——《中国图象史》自白
《艺术当代》2021年第3期10-11,共2页彭德 
彭德专著《中国图象史》将于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作者使用"图象"二字,"图"代表二维,"象"则包含一维的爻象和三维的物象,"象"的所指对象总涉天象、地象、人象、物象。作者提出中国的"图象"一词,不同于中译本西方图像学中的"图像"。
关键词:图像学 所指对象 图象 美术 物象 中译本 
话“中国”
《新少年》2020年第10期8-11,共4页伊兜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这是一句非常有名的歌词,小朋友如果去问爸爸妈妈,他们一定会唱出来的。"中国"一词自古有之,但千百年来,它的所指对象和概念是否有所变化?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多增长些见识吧。"中国"二字从何而来1...
关键词:陕西省宝鸡市 自古有之 所指对象 小朋友 
古典词论中的“本色”概念辨析
《人生与伴侣(国学)》2020年第4期126-131,共6页王卫星 
“本色”原是先秦时期崇“始”崇“正”思想的产物,被广泛运用于礼、法、文、史.自然科学等多种领域。从基本含义及具体应用上看,与文体间并无必然联系。然而,学界在解读古典词论中的“本色”概念时,大都未详细考察其基本含义,以致将词...
关键词:所指对象 广泛运用 概念辨析 自然科学 本色 
从古到今说“先生”
《初中生学习(低)》2016年第9期32-32,共1页王昌铭 
用作称呼的名词,从古代一直用到今天的,恐怕只有“先生”了;所指对象最多的,恐怕也首推“先生”了。最早使用“先生”一词的是孔子。他说:“有酒食,先生馔。”(《论语·为政》)据何晏的注释,此处的先生指父兄,但这一含义没有...
关键词:“先生” 所指对象 教学者 流传 注释 教师 
随笔二题
《青春》2016年第5期74-77,共4页姚正安 
说说“无龄感” 第一次看到“无龄感”这个词,大约是一个月前一位七十多岁的朋友发给我的。凭着望文生义,我以为无龄感,就是没有年龄的概念,所指对象应该是老龄人。
关键词:随笔 望文生义 所指对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