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异形

作品数:32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屈承熹杨会永梁欣欣秦惠兰杨会永更多>>
相关机构:佛罗里达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工商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编辑之友》《天中学刊》《科学时代》《新闻传播》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英语中的同形异义词和同义异形词
《小学教学设计》2023年第12期17-17,共1页杨清 
英语中形式(包括发音和拼写)相同而意义毫不相同的词称为同音异义词(homonym)。如:fall(秋天)fall(落下);light(光)light(轻的);meet(见面)meet(集会);play(玩)play(剧本);watch(看)watch(手表);last(上一个)last(最后一个)。
关键词:同音异义词 同形异义词 同义异形 拼写 PLAY 
中西手势差异的文化渊源
《新余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86-90,共5页王秀丽 胡鸿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手势对词汇提取影响的研究”(SK2019A0655);安徽建筑大学校级教研项目“课程思政视角下《西方文化概论》混合式翻转教学探索与实践”(2020jy51);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语际语用学视域下的二语语用能力发展理论模型研究”(SK2018A1144)。
通过文献研究法,探寻了中西文化中表达相同意义的不同手势表象背后的深层原因。研究发现,中西方同义异形手势差异主要源于中西文字书写习惯、语言深层结构以及中西方形象思维与概念思维、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 同义异形手势 语言差异 思维方式差异 
中韩常用成语同义异形词对比研究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4期35-42,共8页刘寒晶 
汉语四字成语和韩国语四字成语同根同源,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中韩同义异形四字成语的产生。本文以林从纲制定的《中韩常用成语对照表》为研究语料,从音节差异个数、词素交替和移动、词性变化等方面对中韩同义异形成语进行...
关键词:韩国语 汉语 四字成语 同义异形 
韩国语汉字词与中国语词汇对比研究被引量:3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1期68-75,共8页姜飞 
随着社会的变迁,各国家、民族的语言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以韩国语为例,韩国语中的汉字词,从形态、音韵、词义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韩国语汉字词与现代汉语特征及词义上存在着联系,同时也存在着差异,两国汉字词基本上可分为同形同义语、...
关键词:汉字词 同形同义语 同形异义语 同义异形语 
熟悉却陌生:中韩同义异形词类型及语言学意义探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81-84,共4页温敏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韩国汉字语料的汉字传播属性研究"(2013BYY003);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3-QN-521)研究成果
长期以来韩语借用汉字来记录自己的民族语言,汉字词是韩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对中韩同义异形汉字词类型描写的基础上,从语素义、复合词构词理据、民族心理对词义的影响等角度,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探讨其语言学研究意义和...
关键词:汉语 韩语 同义异形汉字词 类型 成因 
汉语中的同音同义异形词例谈
《课外语文(下)》2014年第1期145-145,共1页陈坤森 
汉语中的同音同义异形词数量较多。意思易混,用法难辨,使用时应认真分析,力求准确。语文老师更应熟练掌握,以利教学。
关键词:汉语 同音同义异形词 举例分析 
《汉语大词典》“同义异形”条目指瑕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62-65,共4页杨会永 
《汉语大词典》收录了一定数量的"同义异形"条目,存在收录标准模糊、首见书证时代差别大、释义体例不一致、释义主观性太强等问题。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 同义异形 词语 
汉韩称谓词汇的比较
《科学时代》2010年第7期313-314,共2页许赛 
本文为使韩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韩语词汇的特征,通过从读音、同形异义、同义异形以及其他相关的社会现象等方面对汉语和韩语中相关亲属和职称称谓词汇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得出两种语言的共同和不同之处,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韩语学习者...
关键词:称谓词汇 同形异义 同义异形 性格差异 
差异最珍贵
《视野》2009年第19期7-7,共1页黄集伟 
与研究广义“华语区域特有词语”比,研究狭义“华语区域特有词语”更有价值,也更有意思。尽管研究港澳台“同义异形异音”词语,如大陆的“人际关系”在台湾叫“人脉”,大陆的“期房”在香港叫“楼花”,
关键词:同义异形 人际关系 词语 港澳台 语区 大陆 
“同义异形”修辞现象的再认识被引量:1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年第10期9-15,共7页秦惠兰 
上海师范大学文科科研课题:"汉语修辞现象的文化阐释";项目编号:DQW815
关于"同义异形"问题,以往学术界有过很多探讨,在此仅讨论与状语有关的几个问题,希望能够以现代西方语言学的某些理论来对"同义异形"现象进行修辞与句法语义上的沟通,从而获得对"同义异形"修辞现象一个较新的认识。
关键词:同义异形 状语 修辞 句法 语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