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形异义

作品数:384被引量:41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苏金智金香梅石定栩朱志瑜佐藤芳之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延边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语源学视域下韩语“直接借用”汉源成语探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5年第6期19-23,共5页苏畅 
该文旨在追溯韩语成语的语源,探究韩汉成语形态、语义产生差异的原因,以期帮助语言学习者正确理解与使用成语。在探讨先行研究成果后,该文基于语源学视角,利用对比分析、文献调查等方法,归纳出汉源、韩源、日源为韩语成语的主要语源,通...
关键词:语源学 汉字词 成语 韩汉同形异义成语 韩汉异形同义成语 成语教学 
汉日双音节同形异义汉字词的义素分析
《汉字文化》2024年第20期37-39,共3页姜红 
汉日语中存在大量的同形异义词,因词形相同,学习者往往望文生义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义素分析法通过分析词义内部的微观结构,能够直观地显示词语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本文运用义素分析法,以汉日语中的双音节同形异义汉字词(简体字)为对象,...
关键词:义素分析法 汉日同形异义汉字词 双音节汉字词辨析 
中国日语学习者在母语词汇识别过程中的二语激活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4期594-606,F0003,共14页杨思琴 江铭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语言理解的认知机理与计算模型研究”(62036001)二级课题“语言理解的神经认知机理研究”(主持人江铭虎)的支持。
本研究结合行为实验方法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深入探究词汇识别过程中母语到二语方向的激活情况。两组中国日语学习者参与实验,分别完成词汇书写形式判断任务和语义相关性判断任务。统计结果显示,两组受试在面对启动词为汉日同形异义词时...
关键词:词汇 二语 跨语言 激活 同形异义词 
日汉同形词误用分析与教学方略探究
《学术与实践》2024年第1期204-209,共6页姚岚 
贵阳学院2015年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日汉同形词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201502451)
日语中有大量和汉语同形的词汇,叫作日汉同形词。这类词汇数量庞大。日语中的汉字和汉语中的汉字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存在一些细微差别,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常易混淆。日汉同形词是日语词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分析日汉同形异义词、日汉...
关键词:同形异义词 同形近义词 偏误 误用分析 教学策略 
中日同形异义词“支配する”的汉译策略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4期692-698,共7页吴璇璇 
本研究通过语料库分析,深入比较中日同形异义词“支配する”和“支配”的语义用法及差异。通过统计分析这些词汇的使用频率和共现词的语义属性,揭示了两种语言中的语义差异,为精确理解词义提供了实证基础。基于这些分析,制定了针对“支...
关键词:同形异义词 日语动词 汉译策略 
“苍茫”义辨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126-128,共3页王丽珠 
权威语文辞书通常会在释义时把意思相近的几个词的差别体现出来,但辞书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因此对“苍茫”“沧茫”等词进行辨析是非常必要的。找出这些词语最容易混淆的差别,分清意义和用法的“同中存异”词汇辨析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苍茫” 同形异义词 异形近义词 意义辨析 
兰州方言与普通话同形异义词调查研究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2期784-790,共7页欧玥 
兰州话作为兰银官话的代表,在日常词汇的使用上与普通话存在较大差异。在兰州话的词汇系统当中存在大量与普通话中形态相同、读音或同或异、意义不同的词语,即同形异义词。这类词汇的使用常使得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产生误解。通过对兰州市...
关键词:同形异义词 兰州话 普通话 
多义词和同形异义词的辨析和运用
《现代英语》2024年第4期106-108,共3页刘震东 
英语同形异义词和多义词现象是英语语言习得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二者从定义到适用范围都极易被语言学习者混用,给语言习得造成了一定的麻烦。文章通过对两种语言现象词源学和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的回顾和分析,讨论了多义词和同形异义...
关键词:多义词 同形异义词 语义模糊 
笑话的艺术
《英语沙龙(原版阅读)》2023年第12期62-64,共3页John Russell 
笑话是一种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各有千秋。英语里最常见的笑话有双关语、文字游戏,可以是同形异义,也可以是同音异义。你能看懂文中的一些幽默段子吗?
关键词:同音异义 同形异义 双关语 文字游戏 笑话 艺术 英语 各有千秋 
汉语同形异义词“内色/外色”的来源及其流传
《中国训诂学报》2023年第1期288-295,共8页余娟娟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古专类文献词汇研究——以道经、佛典、史书为中心”(20JJD740002)阶段性成果。
本文运用比较法考察了中古本土汉语与译经中“内色/外色”的来源与流传过程。考察结果表明,本土汉语中的“内色/外色”是由汉语已有语素组合而成;而译经中的“色”除了有汉语已有的词义外,还有“物质、形式”义,因此除了表示汉语已有的...
关键词:内色/外色 新词新义 同形异义 移植 扩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