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教育

作品数:128被引量:15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金滢坤常荩心郭娅蔡春娟黄金东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孔颜曾孟“四氏学”与圣裔教育
《走进孔子(中英文)》2025年第1期107-113,共7页孟文晴 
济宁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孔颜曾孟‘四氏学’与圣裔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4JSGX209。
“四氏学”是在曲阜阙里特设的专门教诲孔子、颜子、曾子、孟子后裔子孙的学校,是历代朝廷优待圣裔的产物。“四氏学”发轫于孔氏家学,宋真宗时期准许孔氏家族就庙建学,改称“庙学”。后来准许颜、孟子孙入学,明初改其名为“三氏学”,...
关键词:中国古代教育 童蒙教育 文化传承 深度融合 孔氏家族 四氏学 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红色读物与童蒙教育:太行山红色歌谣教材的内涵、特点及价值
《邯郸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90-95,共6页邹蓓蓓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红色读物与思想建构: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太行山红色歌谣类文献的内涵、特点及价值”(项目编号:202307003)。
太行山红色歌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晋冀鲁豫根据地以歌谣形式编写的红色启蒙读物。它是革命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向民众传播革命意识形态的重要途经,塑造了民众的话语系统和价值体系,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国家意...
关键词: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 太行山文书 红色歌谣 
文学视阈下的欧阳修童蒙教育初探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27-32,共6页张鹏宇 
河南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年度重点项目(SKJZD2022-06)。
欧阳修是北宋力倡“古文运动”的旗手和最强践行者,其所引领的古文运动一扫五代余习,力倡为文要坚持道之主旨,终于使得北宋散文开始形成自己的文道兼重为主的特点。欧阳修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的童蒙教育对其形成这些文学理念和精神深具影响...
关键词:欧阳修 童蒙教育 教导 精神示范 
论王阳明教育思想的主体性特质
《东岳论丛》2024年第8期39-44,共6页吴红莉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是我们今天展开教育研究、教育实践的历史材料与社会公共心境,而阳明学作为古代社会的重要哲学思想,其主体性特质一方面突破了传统社会自上而下的规训式伦理教育,一方面也可以接驳现代社会重视个体、多元、自由的价值倾...
关键词:良知自知 知行合一 童蒙教育 
论宋代童蒙教育对宋代文学人才的培养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55-60,83,共7页张鹏宇 
河南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年度重点项目(SKJZD2022-06)。
宋代童蒙教育相较于前代来说具有突破性的进展,即宋代童蒙教育打破了门阀士族的限制,使得平民子弟亦可接受童蒙教育,这对于中国整个古代社会的童蒙教育来说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宋代科举制度的完善和贯彻,及铨选制度的全面改革,对...
关键词:宋代童蒙教育 文学人才 培养 自觉意识 
浅论汉代的童蒙教育
《西部学刊》2024年第1期132-135,共4页李淑芳 梁培新 
2023年渭南师范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策略研究”(编号:JG202339)有关成果。
两汉时期的童蒙教育包含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形式。学校教育包括中央官学(太学、宫邸学)和地方官学郡国学校,其童蒙教育的对象是贵族、中上层地主阶级子弟,童蒙之学的经学教育以《孝经》和《论语》为主要内容,兼习百家之学...
关键词:汉代 童蒙教育 形式 内容 作用 
乡村振兴视野下的朱子童蒙教育思想传承研究
《长春大学学报》2023年第11期71-75,共5页彭鸿绪 吴单程 
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21C035)。
童蒙教育作为朱子教育思想的核心之一,对于培养乡村儿童的道德品质、知识素养和人文关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童蒙教育思想在当代乡村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现状,探讨了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普及和传承朱子童蒙教育思想。同时,提出...
关键词:乡村振兴 朱子 童蒙教育 
孔子弟子受业年龄与先秦童蒙教育
《东岳论丛》2023年第11期54-69,共16页刘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童蒙文化史研究”(项目编号:16ZDA121)阶段性成果。
本文所谓“童蒙”,以狭义儿童(8—15岁)为主体,兼顾成童(16岁至冠礼之前)。相较于西方儿童概念与形象的晚出,中国自夏商周以来就逐渐形成了“童蒙”概念,按照儿童年龄设计启蒙培养计划。《周易·蒙卦》对童蒙的重视、《礼记·学记》提...
关键词:孔子 弟子 受业年龄 童蒙教育 
敦煌蒙书《武王家教》中唐代儿童的“志向”教育解析——以“一错”“二误”为中心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00-109,共10页金滢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各民族相互依存关系史文献整理与研究”(21&ZD2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121)。
通过对敦煌蒙书《武王家教》中的有关影响人生“生命长短”的“养子不教为一错”“贪酒逐色为一误,不择师友为二误”三条“家教”进行文义考释和内涵解析,并探讨了其与唐代家教、童蒙教育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养子不教为一错”是受中...
关键词:唐代 家教 一错二误 志向 童蒙教育 
清前期童蒙读物的编纂形式及其传播研究
《新闻爱好者》2023年第9期75-77,共3页孔永红 
2017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清代史学传播与普及的历程与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017CLS020)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自古以来都很重视对儿童的教育。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也是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童蒙读物也受其影响。清前期仍然按照中国古代社会的路径,历史类童蒙读物的主要编纂形式有韵语类、纲鉴类、史评类等,并...
关键词:清代 童蒙读物 文化传播 童蒙教育 传统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