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背景理论

作品数:77被引量:7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李慧李鹏娟张红产炜炜赵艳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图形背景理论下的意境现实化——以谢灵运《登池上楼》及其英译为例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7期9-12,49,共5页王佐菊 
文章从图形背景理论出发,以《登池上楼》许渊冲、汪榕培译文为语料,分析译者在意象、词类、句法层面对图形背景关系的传递及对意境的影响。研究发现,许译在意象选择上,斟酌选词以突显原诗意象,实现图形移植;在词类层面,许译灵活运用动...
关键词:图形背景 意境 谢灵运 《登池上楼》 英译 
图形背景理论下《雨中的猫》中的概念隐喻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年第4期44-48,共5页杨佳慧 
本文基于图形背景理论,对小说《雨中的猫》标题中的两个线索“猫”和“雨”进行研究。对应于小说情节中“猫的出现”“猫的消失”和“猫的得到”,小说的解读经历了图形背景、图形背景逆反和新图形背景三个阶段。图形背景的变换导致“猫...
关键词:概念隐喻 图形背景理论 《雨中的猫》 
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宋词的英译解读——以苏轼诗词的两个英译本为例
《现代语言学》2023年第3期718-723,共6页温艳 
图形背景理论可追溯于心理学领域,后被认知语言学家引入到语言学中,广泛应用于阐释文本意境,并凸显其中的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本文将图形背景理论应用于宋词的研究,以苏轼诗词的两个英译本(许渊冲译本和华兹生译本)为例,探讨英译过程...
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 宋词 苏轼诗词 英译 凸显原则 
图形背景理论下《清平乐·六盘山》英译中的意境再现
《今古文创》2022年第38期114-116,共3页王玉婷 郭滨 
湘社科办2020(1)号19YBA89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词人在创作时常常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情和景的结合即词的意境。意境是词的灵魂,意境能否在译文中再现是词的译文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本文基于图形背景理论,通过对比《清平乐·六盘山》的三个译本,分析译者还原原词图形背景的程度以及...
关键词:图形背景 《清平乐·六盘山》 意境再现 
图形背景理论下《醉翁亭记》的认知解读
《花溪》2022年第24期0095-0097,共3页朱敏 
图形背景理论源自丹麦心理学家鲁宾的“图形——背景分离观”,曾被格式塔心理学家用于知觉研究,后被用于认知语言学,其观点与传统结构语言学大相径庭,成为语言组织概念内容和空间组织的重要认知原则。该理论认为,“图形”和“背景”是...
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 《醉翁亭记》 认知语言学 
图形背景理论下李清照词的认知解读
《今古文创》2022年第5期28-30,共3页彭熠希 周静 
图形背景理论起源于心理学,后被用于对语言结构的研究,是空间组织、语言组织概念内容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本文尝试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出发,通过空间结构、时间事件、句法结构以及多重意象等方面对李清照的词进行认知解读,旨...
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 李清照 认知语言学 
从认知诗学视角解读《兔子,跑吧》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1年第10期95-98,共4页宋效晴 
《兔子,跑吧》是美国当代文学大师约翰·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中的第一部,他所刻画的美国青年“兔子”已经被列为当代美国文学中的经典人物。文章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兔子,跑吧》中的两个重要意象“兔子”和“...
关键词:认知诗学 《兔子 跑吧》 图形背景理论 “兔子” “网” 
图形背景理论下《山居秋暝》英译解读被引量:1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87-90,共4页吴丹 黄万武 
从图形背景理论的角度,结合图形背景理论在句法分析中的应用,分析出了《山居秋暝》原诗中的图形与背景关系,并对四个英译本中体现的图形背景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古诗词翻译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中,许渊冲的译本与原诗的图形背景最吻...
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 《山居秋暝》 英译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到灯塔去》意象探析被引量:1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98-101,共4页周静 赵艳 
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基于隐喻的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湘教通(2018)436)。
《到灯塔去》是英国女性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优秀的意识流作品,国内外对《到灯塔去》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硕,而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来解读该小说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依据这一理论剖析《到灯塔去》中的意...
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 《到灯塔去》 意象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语码转换与身份建构探讨被引量:1
《校园英语》2020年第42期242-243,共2页于海燕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外语专项课题,课题编号:NGHWZ201960
人类社会的交际主要是由各种身份关系语言交流构成的,语言交际方式在现代社会的认知中,可以理解为语言学。语言是人们进行日常交际,构建人与人关系的主要媒介。不同的语码转换,可以突出不同身份的人的构建形式,因此,在社会语言学的角度...
关键词:互动社会语言学 图形背景理论 语码转换 身份构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