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

作品数:4563被引量:2379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湘金夏晓虹傅兰英阿袁符新卷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成长与蜕变:论晚清小说中的女学生形象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25-131,共7页王仁慧 高有鹏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6BZW110)。
女性是晚清知识者们主要的“新民”对象之一。在知识者们的倡导之下,一些女性大胆地走出闺阁,去学堂学习,并使自己成为拥有现代知识结构的女学生,从而在晚清的舞台上演绎了一段令人敬佩的成长与蜕变的故事。这些女学生求学的道路并不顺...
关键词:晚清小说 女学生形象 救国 现代 
养蒙资源与观念整合:强国保种话语下新政蒙学与女学的互动发展被引量:1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10期112-118,共7页江露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230);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SGH21Y0171)。
强国保种是清末新政时期蒙学与女学得以发展的缘由之一,晚清士大夫对女学的期待包括“母强则国强”“保种救国”。这种源自西式进化论理论模式的“强国保种”话语,在与清末蒙学建设所秉承的“中体为本”原则相结合后,使得以儒家思维为...
关键词:蒙养院 女学 强国保种 清末新政 
从《中国女子教育》透视中国晚清女子教育状况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00-105,共6页柴橚 赵燕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7FW006);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项目(20200674);“‘一带一路’语言景观多语对译研究”项目(20210129)。
作为20世纪第一本系统记录中国女子教育嬗变的著作,美国传教士伯顿于1911年出版的《中国女子教育》一书记录了晚清教会女学与中国自办女学的发展历程,囊括了国人难以观察到的诸多细节。此外该作从西方视域总结了女子教育带来的社会风俗...
关键词:中国女子教育 教会女学 自办女学 晚清 
晚清女性报刊诗词的演进被引量:3
《求是学刊》2022年第4期161-171,共11页焦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晚清民国报刊诗词研究”(17FZW030)
自1898年《女学报》在上海创刊,晚清最后十余年间出现了一大批主要由女性参与、专门讨论和研究女性问题、思考和引导女性意识觉醒的女性报刊。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精英以报刊为媒介唤起舆论、启发女权,对晚清民初的中国女性运动产生了重...
关键词:晚清报刊 诗词 女学 女权 
从《会报》散文看近代女学生特质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年第7期47-49,共3页魏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代词选学史》(18BZW064);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庚子事变诗歌辑笺》(20JHQ036);黑龙江省基本科研业务经费《晚清报刊所载庚子事变诗歌资料的汇辑与整理》(1451ZD010);牡丹江师范学院国家级课题培育项目《庚子事变时期文人交游图谱及文学地图之建构》(GP2021007)的阶段性成果。
近代女学兴起,女校为宣传学校而创办的校刊不仅能够促使女学生进行文学创作,也为她们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传播平台和保存途径。在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校刊《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会报》中,女学生运用散文这一包容性很高的文体,以...
关键词:近代 报刊 女学生群体 女性文学 
女学、画报、读书会: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女性阅读秩序重建被引量:3
《中国出版史研究》2022年第1期76-86,共11页乔晓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1&ZD321)系列成果之一。
晚清民国时期,女性阅读在空间、媒介、形式三个方面涌现出了新变化,并重构着女性阅读的秩序。女学的兴起让女性阅读第一次从家庭空间走向社会空间;画报以其媒介属性和社会关怀成为女性阅读的新知识媒介,通过“阅读”的形式连接女性与社...
关键词:女性阅读 女学 画报 读书会 阅读史 
晚清小说中的新女性叙事及其表现形态被引量: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134-138,共5页王仁慧 高有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BZW110)。
晚清小说的新女性叙事主要有女学生、女医者和女志士三种类型。女学生主要在学堂学习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与传统女性相比,她们的知识结构产生了很大变化。女医者在医生—病人的二元结构中居于主动的位置,她们能看到“疾病”的根...
关键词:晚清小说 新女性叙事 女学生 女医者 女志士 
杜清持与近代广州女子教育——从最新发现的史料说起被引量:2
《中国地方志》2020年第5期78-86,127,共10页黄湘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末民初女学生的日常体验与文学实践研究(1898—1919)”(项目编号:16CZW037);“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项目编号:tsqn201909059);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团队项目(项目编号:2020RWC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杜清持以笔名“移风女士”发表的《倡办广东女学之回忆》是研究近代广州女子教育的重要史料。以此为基础,结合其他资料,可以厘清杜氏投身于女学事业的经历。作者对移风女学校、“广东女学堂”、公益女学校、坤维女学校、公益女子师范学...
关键词:杜清持 《倡办广东女学之回忆》 广州女子教育 
家长投入对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被引量:7
《心理与行为研究》2020年第5期666-672,共7页黄熙彤 张敏强 方俊燕 李拓宇 房燕 甘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BHA180141)。
本研究测评了广州市1628名六年级学生的学习投入和学业成绩,并调查了其家长的家长投入和教养风格。结果发现:(1)家长投入能正向预测子女的学业成绩;(2)在家长投入与子女学业成绩的关系之间,子女的学习投入起完全中介作用;(3)家长教养风...
关键词:家长投入 学习投入 家长教养风格 学业成绩 六年级学生 
女子学堂教育背景与中国近代女性小说创作
《明清小说研究》2020年第3期183-192,共10页鲁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近代女性小说叙录及考论”(项目编号:18CZW035)阶段性成果。
女子学堂的兴起,促成了近代女性由闺秀向具备现代知识谱系的女学生转变,进而影响到她们的小说创作及思想内涵的嬗变。具体而言,在叙事中融入思想启蒙的题旨,自觉地认同笔下的“女学生”形象,并将现代知识资源的获取与人物命运紧密相连;...
关键词:女子学堂 教育背景 女学生 近代 女性小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