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教育

作品数:1138被引量:114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高惠蓉周萍萍阎广芬李卓杜学元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教育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女子应有什么样的教育——以姜琦女子教育思想为核心的考察
《教育评论》2021年第4期162-167,共6页杨景玉 
2019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近代女子教育论争与反思: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1897—1949)”(编号2019BJY23);2020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近代女子家事教育的时代议题研究”(编号2020-ZDJH-468)的研究成果。
女子应有什么样的教育,是近代女子教育史上持续讨论的一个话题,争论、检讨和反思始终伴随着女子教育的曲折发展。姜琦是近代研究女子教育的代表人物,他从重视母教、提倡两性协力、反对“划一”教育、肯定贤母良妻主义教育的价值、改进...
关键词:姜琦 近代女子教育 男女平等教育 贤母良妻主义 两性协力 
从《红楼梦》看清代女子教育被引量:2
《教育评论》2016年第4期157-160,共4页刘之淼 
《红楼梦》在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反映的清代女子教育问题亦令人深思。通过《红楼梦》,我们可以更加近距离地感受清代女子教育的真实状况。最重要的是,通过《红楼梦》解释"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深层次原因,以文入史,...
关键词:《红楼梦》 才女 清代女子教育 
近代女子教育主义及其价值意蕴
《教育评论》2015年第9期160-163,共4页杨景玉 
女子教育主义是民国初期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潮。当男女平等教育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时,教育界的一些著名人士针对当时的教育状况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认为女子与男子接受完全一样的整齐划一的教育并不是真正的男女平等教育,女子教育不应完全...
关键词:贤妻良母 男女平等 女子教育 
多元文化对当代女子教育发展的影响探析
《教育评论》2014年第2期31-33,共3页郭少榕 
从20世纪初中国开办女子学校到今天,女子教育的环境、目标、内容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从文化的多元化、社会性别观念的变革、学业上的"女生优势"以及男女平等教育形式的实现等方面对当代女子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探析,...
关键词:女子教育 性别刻板印象 女生优势 
俄国女性享受社会教育的开端——斯莫尔尼贵族女子学校被引量:4
《教育评论》2014年第2期156-158,共3页赵春梅 
斯莫尔尼贵族女子学校是俄国女性享受社会教育的开端,也是为国家培养"新人种"而设置的一块实验基地。被挑选出来的贵族女童在此接受全封闭式初等和中等教育。学校以人为中心、用美和快乐教育学生的教育原则不但在当时的欧洲,而且在二百...
关键词:俄国 女子教育 贵族女子学校 新人种 
唐代女子教育新探被引量:1
《教育评论》2011年第5期138-140,共3页王丽梅 
随着唐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女子教育得到重视。有条件接受教育的女性,主要分布在社会的上层,通过对女性的教育提高了文化知识水平和相关技能,也更加适应社会对妇德培养和礼仪修养的需要。女性教育的内容除了儒家思想外,还包括乐舞、绘画...
关键词:唐代 宫廷 士人 女子教育 
梁启超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教育评论》2003年第6期76-78,共3页陈志科 
关键词:梁启超 中国 教育近代化 教育思想 教育维新 教育制度化 女子教育 教育经费 教育行政管理 
论中国教会女子高等教育的扩展、转型与终结被引量:4
《教育评论》1998年第1期47-49,共3页吴琼 
论中国教会女子高等教育的扩展、转型与终结吴琼在中国女子教育发展史上,教会女子高等教育的出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揭开了中国女子教育史的新篇章。然而,多年来它却鲜为人知。本文试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中国教会女子高等...
关键词:中国 女子教育 教会 女子高等教育 扩展 转型期 女子教育发展史 经验借鉴 
基督教教育与近代中国妇女社会思想观念的变迁被引量:2
《教育评论》1997年第1期56-57,共2页李湘敏 
基督教教育与近代中国妇女社会思想观念的变迁李湘敏剖析长达千余年的基督教在华传播的历史,我们发现在中国妇女社会思想发生了划时代变化的历史过程中,基督教教育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从基督教教育下的中国妇女中也涌现了一批...
关键词:基督教教育 中国 近代 妇女 社会思想观念 女子教育 女子学校 
素质教育与优秀女性的塑造被引量:1
《教育评论》1996年第1期37-39,共3页郭少榕 
素质教育的提出,使长期被忽视的人的个性发展问题受到重视。女性这一占人口一半的群体,既有个体的特性,也有女性群体的特性,其基本素质——无论是历史造就的还是生理性的——都与男性群体有着显著的不同。这种不同,不是质的高下差别,而...
关键词:女性 女子教育 素质教育 女生 家庭 养女 教育者 职业女性 社会角色 心理承受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