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

作品数:421被引量:9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立敏伍双林张美伦李定广窦金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误译与传承:翟理斯英译苏诗与《千家诗》的文化渊源
《文史知识》2025年第1期97-105,共9页王燕 
1898年,剑桥大学汉学教授翟理斯(Herbert A.Giles,1845-1935,图1)在上海、伦敦出版一本英译中国诗歌集,中文书名《古今诗选》,英文书名Chinese Poetry in English Verse。
关键词:翟理斯 诗歌集 《千家诗》 剑桥大学 文化渊源 英译 
诗中“白蘋”非浮萍
《文史知识》2024年第7期118-121,共4页檀作文 
朋友善意提醒我,《雒诵堂大字注音本千家诗》将程颢《题淮南寺》“白蘋吹尽楚江秋”的“”注音为“pin”,可能错了,建议我重新核准。她认为“”是“萍”的异体,应该读“ping”。我思考了一下,回答她说:一、我所见该诗各种版本皆作“白...
关键词:前鼻音 千家诗 古诗词 浮萍 注音 “” 
谈刘方平《夜月》
《文史知识》2024年第1期28-30,共3页檀作文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此篇目是唐代诗人刘方平的《夜月》。这首诗,因为入选《唐诗三百首》的缘故,可谓家喻户晓。乍看挺简单,但细读起来,还是有些嚼头。这首诗是典型的千家诗风格,太像宋诗,...
关键词:千家诗 《唐诗三百首》 宋诗 夜月 阑干 唐代诗人 方平 唐诗 
《千家诗》中《月夜舟中》署名问题
《文史知识》2021年第11期117-122,共6页张立敏 
七律《月夜舟中》是《千家诗》中的一篇,作者署名戴复古,原诗如下:满船明月浸虚空,绿水无痕夜气冲。诗思浮沉樯影里,梦魂摇曳橹声中。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数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通行本《千家诗》的源头为七言《...
关键词:《千家诗》 七言 戴复古 成书时间 通行本 作者署名 舟中 
李白《静夜思》的文本奥秘
《文史知识》2020年第11期104-110,共7页范子烨 
李白的《静夜思》脍炙人口,前人编的《千家诗》《唐诗三百首》以及当代的小学语文课本,都对其传播和普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发乎天然,通俗易懂,这是古今读者对此诗的共识。但是,当我们从文本建构的角度审视这首小诗时,却发现它并不简单...
关键词:《静夜思》 《千家诗》 《唐诗三百首》 文本建构 李白 通俗易懂 
诗无达诂与正解吗?——以朱熹《春日》为例
《文史知识》2017年第10期123-127,共5页张立敏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朱熹的《春日》是一首清新自然的诗作,本来就惹人喜爱,自从收入童蒙读物《千家诗》后流布更广,几乎是妇孺皆知。由于它是七绝,形制短小,语言通俗,没有...
关键词:千家诗 诗无达诂 游赏 胜日 万紫千红总是春 婺源 写景诗 哲理诗 故乡人 四溟诗话 
话说《千家诗》被引量:2
《文史知识》2012年第12期82-84,共3页蒋寅 
《千家诗》是明清以来最为普及的蒙学诗歌读本,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各种形式的注释评解本不胜枚举(参王国良《(千家诗)浅探》,《国文天地》第6卷4期,1990年9月)。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写到书店掌柜的说:“所有方圆二...
关键词:《千家诗》 《老残游记》 王国良 诗歌 评解 刘鹗 
《千家诗》慰我少年心
《文史知识》1999年第11期126-127,共2页刘宏伟 
回想自己从上学识字,到今天年届不惑,在三十多年的阅读历程里,我最不能忘记的,是那部《千家诗》所给予我的心灵滋养。二十七年前,十三岁的我以极其强烈的求知欲望,遍世界里搜寻:美好在那里?知识在何处?不幸,那时偏是个荡尽一切智慧和美...
关键词:千家诗 少年 十七年 阅读历程 求知欲望 心灵 精神世界 智慧 文学 空洞 
好一幅“凄清景象”——简评小学语文课本对柳宗元《江雪》诗的讲解被引量:1
《文史知识》1999年第8期45-48,共4页金英 
柳宗元的《江雪》历来脍炙人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近来在编辑《新编千家诗》时,翻看女儿的小学五年级课本,在"古诗四首——《江雪》"一课中,读到如下文字:"作者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这首诗形...
关键词:柳宗元 景象 千家诗 唐代文学 小学语文课本 教育教学 北京教育 讲解 表达 大雪 
探险猎奇 融入自然——《三衢道中》诗赏析
《文史知识》1996年第6期33-,59,共2页邵湘泉 
在中国文学史上,北宋时曾纡不算特别知名的文学家,但他写的一首小诗《三衢道中》却颇有特色,收入《千家诗》。"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这首诗看似没有什么难解,但意境仍有几层深处,文字尚有未...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千家诗 长时间 柳宗元 连阴雨 探险 文学家 梅子 小诗 融入自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