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本体

作品数:80被引量:35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洪伟蔡志栋史伟郭冲李西顺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质量德育体系“高”在何处?
《中国德育》2024年第24期54-58,共5页李西顺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毕业生就业政策研究”(AIA220017)研究成果。
德育体系的质量之“高”,可从三个层面加以阐明。第一,其根之深。根脉深则境界高,能否锚定德育本体的情感之根,是判断德育体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第二,其业之志。高质量德育体系既要与教育体系、政治体系、经济体系、文化体系等外在...
关键词:高质量德育体系 情感本体 德育志业 实践品性 
情感本体:B站人物访谈下的群体孤独缓解
《视听》2024年第11期141-145,共5页陈国媛 刘英杰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亚文化视角下短视频文化价值困境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1SJA1354)成果之一。
在社会原子化、媒介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群体孤独已成为个体普遍面临的困境。在青年群体中,这种孤独感尤为显著。为了寻求新的情感满足途径,新媒体平台上的情感类人物访谈栏目应运而生,其作用机制与情感本体论的基本思想相契合,不仅展...
关键词:情感本体 群体孤独 人物访谈 情感场域 
当代中国哲学的情感主体理论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5期134-135,共2页郭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出现了批判矫正道德理性主体理论的情感主体理论,由此也促成了当代中国哲学主体观念的情感转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李泽厚“情本体”(即“情感本体”)和蒙培元的“情感儒学”(或日“情感哲学”)。一、情本体...
关键词:主体观念 当代中国哲学 情感本体 蒙培元 情本体 道德理性 心理情感 主体理论 
美与实践--李泽厚《美学四讲》导读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3年第1期6-11,共6页李骏 
《美学四讲》是李泽厚先生实践美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通过对美学的对象与范围、美的本质与根源、美感的内涵与特征、艺术的三个层面的分析,阐析了“自然的人化”理论,形成了“积淀说”、新感性、情感本体等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学说...
关键词:李泽厚 美学四讲 自然的人化 积淀说 新感性 情感本体 
情感联结: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力量被引量:6
《当代教育科学》2022年第9期46-52,共7页李西顺 
2021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师情感劳动的叙事性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1JYA004);2021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基于故事力的师德自我更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1SJZDA166)的研究成果之一。
情感联结不仅指情感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结,而且指修复不同要素之间的阻隔,从而恢复要素间的畅通及平衡态的过程。情感联结对教师专业成长具有本体论价值,是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内在力量。情感联结能够帮助教师实现生命内外关系的和顺通...
关键词:情感联结 教师专业成长 情感本体论 
网络时代青年群体“孤独的欢愉”的情感本体论审视被引量:17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5-22,146,共9页林滨 罗晶 
教育部人文教育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研究”(JJD710016);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研究”(20ZDA095)阶段性成果。
网络时代青年群体在网络上建构的情感景观,如“喷喷群”与“夸夸群”等,其机制一是通过情感符号,达成情感的表层通约;二是通过情感剧场,投入沉浸式情感体验;三是通过情感消费,演绎“快感逻辑”。其本质却是一场“孤独的欢愉”。情感本...
关键词:情感本体论 “孤独的欢愉” 情感消费 关系式生存 
考虑语境的微博短文本挖掘:情感分析的方法被引量:9
《计算机科学》2021年第S01期158-164,共7页史伟 付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重大突发事件中网民情感状态演变规律及引导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0BXW013)。
传统基于词典的情感分析方法中情感词语的极性和强度是固定和静态的,没有考虑情感词语随不同语义环境极性和强度的变化。为此,提出一种考虑语境的基于情感本体和情感圈的微博短文本情感分析方法。采用情感圈方法考虑不同语境中词语的共...
关键词:微博短文本 情感本体 情感圈 情感分析 
“诗言志”与“诗缘情”关系探微被引量:2
《郑州师范教育》2021年第1期55-58,共4页傅守祥 宋倩倩 
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与国际认同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诗言志"与"诗缘情"是中国诗论最重要的两大命题,二者间的关系是历代诗学家的论证焦点。"诗言志"作为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其原初意义涵盖了包括情在内的整个心灵,为构建话语体系,儒家将"言志"内涵窄化为政教意识,掩盖了"诗言志"的含情...
关键词:诗言志 诗缘情 政教窄化 回归原初 情感本体 
玩物怡性:宋瓷艺术的接受方式析疑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71-74,78,共5页李金来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宋元时期中泰瓷器艺术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8EG218)。
玩物怡性是宋代瓷器艺术的接受方式,具有审美日常生活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双向互渗的生活美学特征。宋代的崇文国策和中隐哲学助推器物艺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情境之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刚需和审美标配。宋代商业经济的繁荣昌盛促进城市业态...
关键词:玩物怡性 宋瓷艺术 情感本体 中隐哲学 
积极心理学中国本土化路径刍议
《心理月刊》2020年第20期48-49,51,共3页吴知凡 
积极心理学在中国存在文化落差与"水土不服"。儒学中有积极心理学的哲学源头,可以深化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儒学与积极心理学在追求的目标和途径上具有一致性,都是通过"一个世界"的"自力救赎"来实现对幸福快乐的追求。两者的结合可以...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儒学 心理干预 乐感文化 情感本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