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宋

作品数:108被引量:4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祁国宏彭安湘赵敏俐侯文学张洪兴更多>>
相关机构:北方民族大学湖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北方民族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末世诗人的楚骚情怀——晚唐诗歌之屈宋接受被引量:1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167-172,共6页祁国宏 
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建设项目
晚唐诗人频频称引屈原、宋玉其人其作,诗作总量蔚为大观。究此现象个中之因由,盖以晚唐末世诗人皆心存浓重的楚骚情怀。细绎之有如下数端:一是晚唐诗人继承、接受了忠直立身、才能卓异而际遇悲凉的屈宋形象,二是晚唐诗人较多地接受了屈...
关键词:晚唐 屈原 宋玉 楚骚 诗歌 
“屈宋长逝,无堪与言”——李白的屈宋接受析论
《山花(下半月)》2015年第4期116-118,共3页祁国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代楚辞接受史”(项目批准号:13XZW01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李白其人其诗乃古代文学史与文化史上的奇迹,清代龚自珍《最录李白集》云:“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其斯以为白之真原也己。”道出了李白特立独行的精神气质...
关键词:李白 古代文学史 诗歌创作 精神气质 特立独行  文化史 龚自珍 
论李贺的屈宋接受被引量:1
《天中学刊》2015年第1期90-96,共7页祁国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XZW011)
李贺是唐人中学习并接受屈宋辞赋作品最自觉的诗人,其创作实绩也最为突出。具体可由三个层面得以佐证:唐人的楚骚评论最多最集中的是李贺;同时代及后人对唐人接受楚骚的批评意见争议最多、最集中的是李贺;唐人创作中称引屈宋并化用楚骚...
关键词:李贺 屈宋 楚辞 接受 
从评人到衡文之转变——后汉至魏晋六朝的屈宋阐释
《山花(下半月)》2013年第6期167-168,共2页祁国宏 
北方民族大学国家社科前期培育项目“唐代文学屈宋接受研究(2012QSP05)”成果之一;北方民族大学一级学位点建设项目“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2011SDJ004)”成果之一
"阐释史以诗评家为主体,是历代诗评家对作品的创作根源、诗旨内涵、风格特征、审美意义等进行分析阐释所形成的历史。"关乎屈宋阐释,笔者以为自后汉至魏晋六朝有一明显转变,兹据相关评屈论骚的史料试作一申述,庶几有创获存焉。东汉早...
关键词:魏晋六朝 阐释史 后汉  创作根源 风格特征 审美意义 诗评 
“窃攀屈宋宜方驾”——杜甫的屈宋接受被引量:1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102-107,共6页祁国宏 
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唐代辞赋屈宋接受研究"(2010JY007)的成果之一
屈宋骚赋"衣被词人"之功绵延深广,一代"诗圣"杜甫的诗歌创作即对其有多方面之接受。具体表现大体在如下两端:一是杜诗对屈宋辞赋语汇及意旨的借用化用;二是杜诗对屈骚厚重忧愤之文学精神的认同汲融。
关键词:杜甫 屈宋 接受 
唐代屈宋接受之地域性考论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0年第12期26-28,共3页祁国宏 
唐代诗文创作接受屈宋辞赋影响之迹甚明,考察其接受之地域性可从两方面见其梗概,即楚地本土作家与过境楚地或留滞于楚地的作家在诗文创作中接受屈宋各有特色。前者多因生于楚地而产生的情感认同而接受屈宋,后者多因楚地风物感发其怀土...
关键词:唐代文学 屈宋 接受 地域性 
唐代屈宋接受之普泛性考论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30-31,共2页祁国宏 
唐代诗文创作接受屈宋辞赋影响之迹甚明,考察其具体表现可见两端,即普泛性与地域性特点。接受之普泛性可从唐人关乎诗文的种种言论及屈宋辞赋在唐代的传播流布得以确证,并表现出两点特征:其一,就历时性而言,从初盛唐至中晚唐,虽...
关键词:唐代文学 屈宋 接受 普泛性 
赋体渊源索解——兼说“命赋之厥初”被引量:1
《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137-139,共3页王刚 
近年来,关于赋体源流之探讨,学界多有论说,意见亦纷纭杂出,莫衷一是。笔者本文拟就赋体之初义切入,溯源综该各家之说,寻绎诗骚、战国行人辞令、隐语等与赋体文学的内在关联及其各自于赋体文学之促生之功。继而比较屈宋创作心态之异,倡...
关键词:赋体 诗骚 隐语 渊源 屈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