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作品数:17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萍李小聪胡科周鹏飞薛占峰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理工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企业与文化》《人事管理》《当代经济》《上海教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积极打造长三角国际化高端“人才特区”
《杭州》2019年第30期18-20,共3页 
为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关于着力打造长三角南翼“人才特区”的部署要求,余杭区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力度,以未来科技城“人才特区”建设试点为契机,坚持“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理念,借鉴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
关键词:人才工作 长三角 国际化 特区 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国际人才竞争 体制机制改革 人才一体化 
关于建立健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企业与文化》2010年第5期51-53,共3页陆琨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已成为当今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赖以不衰、基业长青的核心战略资源。长期以来,由于受观念、机制、体制的约束,人才的流动以“刚性”为主,同时企业普遍存在人才结构性紧缺与人才资源浪费并存的...
关键词: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人才队伍建设 物流投资 现代物流 激烈竞争 战略资源 资源浪费 人才结构 
招才引智服务城市转型
《党建文汇(上半月)》2010年第10期29-29,共1页
安徽省淮北市强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走出一条与转型城市相适应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创新人才智力引进模式。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思路,2009年初创办了“淮北科学发展大讲堂”,培训人才,借脑引智。
关键词:城市转型 引智服务 “人才强市”战略 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2009年 引进模式 人才智力 科学发展 
试论如何构建合理的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被引量:2
《河北企业》2008年第10期66-67,共2页薛占峰 贾俊花 
本文所探讨的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是指对人才的管理在不改变其与档案所在高校的人事关系的前提下,突破只能在档案所在高校范围内活动的局限,在一定条件下,允许有关人才跨院校、跨部门流动,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与优势,为其他单位提供...
关键词: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高校 人才资源配置 用人单位 人事关系 智力服务 市场化 档案 
创新人才柔性流动机制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
《浙江人事》2008年第8期20-21,共2页潘华明 
近年来,德清县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探索人才柔性流动方式,创新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以智力服务为核心,突破工作地、工作单位和工作方式的限制,逐渐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柔性引才方式,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
关键词: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经济社会发展 流动方式 智力服务 工作单位 智力支撑 德清县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推进人才人事创新发展
《浙江人事》2008年第3期10-10,共1页郑文彪 
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组织1~2次赴国内人才密集的城市举办大型人才招聘活动。出台留学人员回台创业政策,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台创业。大力推动校企...
关键词:人才强市战略 人事创新 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高新技术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人才招聘 人才合作 实践基地建设 
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必然选择被引量:20
《当代经济》2007年第10S期156-157,共2页陈萍 
人才是产学研合作的要素资源之一,在产学研合作中优化人力资源,对于产学研合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拟就建立一种新型的人才互动机制——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来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创新 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人才柔性流动 
甘肃省高层次人才流失问题及其对策探析被引量:8
《西北人口》2006年第6期57-58,61,共3页周鹏飞 李小聪 胡科 
人才是甘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条件下,甘肃的高层次人才出现了严重的流失问题。研究甘肃省高层次人才流失状况,制定相应的高层次人才策略对甘肃经济保持良性和健康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层次人才 人才流失 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龙湾区三大措施加强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浙江人事》2006年第8期31-31,共1页
一是坚持自主培养与引进开发两手抓。不断加大培养力度,拓展培训工作领域,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高技能人才及其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努力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拓宽引进国...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高层次人才 龙湾区 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工作 引进国外智力 本地人才 自主培养 人才引进 
国有企业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被引量:3
《决策探索》2006年第07A期60-60,共1页李伟 
一、人才柔性流动是国有企业的明智选择 (一)人才柔性流动的含义 人才柔性流动,是指打破传统的户籍、档案、身份等干部人事制度中的束缚,在不改变人才与其原单位隶属关系的前提下,经过协商,双向选择,来去自由,将人才以“长租...
关键词: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国有企业 干部人事制度 隶属关系 双向选择 人才价值 最大限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