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权利

作品数:76被引量:586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锴刘文平赵宏刘召成陈帮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患者个人信息的国家保护义务:主观权利与客观价值秩序双重属性的统一
《医学与法学》2024年第6期117-122,共6页曾丹丹 
四川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中国卫生法学会2023年联合资助项目“我国司法鉴定政策与法规量化评价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YF23-Q13)的阶段性成果。
患者个人信息处理所涉法律关系,为“公民-国家-第三人”的三方结构;选择基于宪法基本权利位阶的个人信息受保护权所对应的患者个人信息之国家保护义务模式,更能保护患者权益。鉴于目前我国在患者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立法滞后、规范不足...
关键词:患者个人信息 国家保护义务 主观权利 客观价值秩序 
“主观权利”概念的重构
《法学家》2024年第6期65-77,190,共14页陈帮锋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合同法中的免责事由研究”(20BFX1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主观权利”概念有两个面向,一个是主观意识意义上的,另一个则是技术性的。前者使主观权利被界定为自由、意思力等较具心理学意味的事物,而后者则体现为主观权利被主要用来整理私法规则、构建私法体系。主观权利在狄骥、凯尔森等实证...
关键词:主观权利 客观法 无主体权利 狄骥 凯尔森 
宪法上生育权的双重性质及其规则化路径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33-41,共9页马平 
西南林业大学重点文科项目阶段成果,项目编号:WKZD2202。
宪法上的生育权既是主观权利又是客观法规范,前者指向公民得以主张可直接法律适用的性质,后者指向公权力机构应创造和维护权利实现的义务。目前生育权还没有明确而坚实的法律立法,未足以保障个人生育领域内的自由意志与相应诉求;家庭暴...
关键词:生育权 主观权利 客观法规范 法律规则 
人类健康权的实现及其限制被引量:4
《政法论丛》2024年第3期58-72,共15页王蔚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公共卫生法治体系研究”(22JZD016)的研究成果。
在公共卫生危机的背景下,每个人的健康都不可能是孤岛。以成本收益分析为方法的经济治理模式与以权利范式为中心旨在保护所有人健康权的法治治理模式逐渐成为公共健康治理的双重标准。人类整体对健康的诉求成为人类健康权形成的动因,但...
关键词:人类健康权 主观权利 人类命运共同体 
论复杂社会视角下法律与道德的交错互补关系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35-39,共5页刘欣怡 
哈贝马斯跳出以往观点的窠臼,提出了法律与道德交错互补的复杂关系,并在其著作《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的第三章中从规范和功能两个角度分别对复杂社会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进行讨论,从规范角度切入,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实际便可归结为主观...
关键词:法律 道德 主观权利 复杂社会 哈贝马斯 
优质受教育权:智慧教育社会契约的权利基础
《法学教育研究》2024年第1期343-359,共17页宋凡 龚向和 
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法法典化视野下的公民受教育权保障研究”(21JJD820010);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法律制度研究”(21FFXB003)。
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中指出,受教育权是新的教育社会契约的权利基础。相较于以教育机会为核心的公平受教育权而言,优质受教育权契合教育的数字化转型、高质量追求与整体...
关键词:优质受教育权 智慧教育 社会契约 主观权利 客观价值秩序 
作为主观权利的程序公权被引量:5
《中外法学》2024年第1期123-142,共20页赵宏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行政法上第三人的权利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1BFX05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因受私法影响,公权论明显带有实体性特征,这使公法上的程序权利自始就被归入形式公权。相比实质公权,形式公权只是个人一种不完整的法地位,这种不完满性又尤其表现于诉讼可能的欠缺。程序瑕疵的相对性使违反程序规范并不能成为个人行使...
关键词:行政程序的服务功能 相对程序权 绝对程序权 经由程序的基本权利保障 
作为主观公法权利的环境权的实证化路径——以环境法典编纂为契机被引量:1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14-123,共10页周宇 
福建江夏学院2021年高层次人才引进课题“环境修复责任的立法安排”(00140190)。
环境权是具有共享性、公益性、公共性的权利,环境权的赋予、实现、救济等制度都应由公法调整,故为公法权利。环境权在我国尚未实证化,但存在实证化的倾向。环境权作为一种主观公法权利,其实证化必然要通过权利分析的方法解构环境权,检...
关键词:主观权利 环境法 环境法典 公民环境权 
论我国国家公共财产权制度体系的建构——从“主观权利”理论和域外立法实践中得到的启示被引量:12
《法学评论》2023年第1期22-43,共22页马俊驹 
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结合和借鉴“主观权利”理论和域外立法实践,为建构我国国家公共财产权制度体系提供法理依据和有益经验。国家公共财产权是国家本质、国家职能的法律表现,是一项公权力,由客观法加以规范。在宪法的规制和统领下,以...
关键词:国家公共财产权 客观法 主观权利 国库行政 国有公物 
幸福追求权的规范依据、理论证成与权利构造被引量: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22-33,共12页赵剑文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现代科技应用相结合的难点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8ZDA137)的阶段性成果。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这一重大人权命题后,“幸福追求权”愈发成为不容忽视的实践与学术话语。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幸福追求权在国际人权法和域内外宪法文本中均存有规范依据。借助阿列克西提出的由实际意义、...
关键词:幸福追求权 基本权利 主观权利 客观价值秩序 人类命运共同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