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民族

作品数:464被引量:701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何平方金英滕星杨建新高永久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兰州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言与翻译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建议严格区分和正确使用“民族、少数民族、某民族”三个不同概念
《语言与翻译》1995年第3期140-141,共2页激浪·阿布都拉 
建议严格区分和正确使用“民族、少数民族、某民族”三个不同概念编辑同志:我注意到一些单位做的广告,悬挂的门牌、制定的表格及撰写的文章里有混同使用民族、少数民族和某民族三个不同概念的现象,从而造成一些误解。一、民族、少数...
关键词:少数民族干部 正确使用 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学院 主体民族 伊斯兰 新疆莎车 民族中学 维吾尔族 党的民族政策 
大力促进现代维吾尔文学语言的规范化
《语言与翻译》1990年第3期8-9,共2页阿不都热西提.沙比提 苏天虎 
大家知道,作为我区主要交际工具的维吾尔语言文字,是我区实行区域自治的主体民族维吾尔人民的唯一的交际工具,是法定的语言文字,是我区实行自治权的主要工具,也是我区少数民族互相了解、互相联系的重要工具之一。所以。
关键词:语言文字 学语言 主体民族 方言区 语音规则 民族政策 书面语言 商标翻译 民族文化发展 规范化服务 
试谈汉译哈中的几个问题
《语言与翻译》1988年第1期18-22,共5页木拉提.苏丹 
开展关于汉语译成各少数民族语言诸问题的讨论,探讨翻译标准,更快地提高少数民族语文翻译水平,是我国民族语文翻译界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不容忽视。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国内各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
关键词:民族语文 少数民族语言 翻译水平 译文语言 社会主义祖国 主体民族 回译 专业翻译 许渊冲先生 漏译 
双语——是提高民族文化水平的必由之路
《语言与翻译》1987年第1期87-90,共4页陈学迅 
什么是双语?双语就是指能用两种语言进行交谈、阅读、甚至写作。对一个国家来讲,双语一般是指这个国家的通用语(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这个国家的主体民族的语言,例如我国是指“汉语”,对外又称“中文”)和外国语;而对一个国家内部的少数...
关键词:双语教学 通用语 主体民族 汉语文化 族语 文化知识 边疆民族 《天演论》 兄弟民族 现代汉语词典 
谈谈我区的汉语教学被引量:1
《语言与翻译》1986年第4期45-48,共4页孙世忠 
一、汉语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汉族是我国的主体民族。汉语在各民族长期历史交往过程中逐渐成了为我国各民族人民群众进行思想和文化交流的通用语言工具。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已成为国际事物...
关键词:汉语教学 汉语教师 通用语言 汉语课 主体民族 国际地位 外国学生 文化交流 我国各族人民 民族教育 
关于哈萨克语中的汉语借词被引量:4
《语言与翻译》1985年第3期40-44,共5页巴合提奴尔.达尔坎拜 雷春芳 
一、历史简况 1.解放以前借用的词汇 哈萨克族自古以来就是生活在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它和汉族一直保持着亲密友好的关系。由于汉族是我们祖国的主体民族,因此,对哈萨克族不仅在经济上、文化上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对作为人们主要交际工具...
关键词:哈萨克语 汉语借词 主体民族 突厥语大词典 语音变化 借入 乌孙 民族政策 名词词组 高昌馆杂字 
政法部门应当是广泛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模范
《语言与翻译》1985年第2期8-10,共3页托合塔尔汗.艾合买提江 王启 
语言是人们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它在人类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之间,如果没有语言这个交际工具,那么,社会也就不成其为社会,人类也就不存在了。民族语言,是民族之所以形成为民族的重要标志。如果没有民族语言,也就没有民族。在我...
关键词:民族语言文字 政法部门 主体民族 民族自治地方 学习语言 人类社会 政法工作 本民族语言 语言政策 翻译人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