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法轮

作品数:53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萨尔吉张文良闫雪孙昌武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创价大学泰国国立法政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福建文博》《荣宝斋》《中国金融家》《藏学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来自奉化长汀的“弥勒”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西洲 
寺庙里弥勒佛的造型成为今天我们喜闻乐见的模样,得益于宋代宁波岳林寺的住持昙振。弥勒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与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同列佛教五大菩萨。释迦预言,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弥勒将继承自己的佛位为未来佛。在此之前,弥勒在...
关键词:转法轮 迦叶佛 地藏 释迦 天王殿 三世佛 弥勒 寺庙 
我与佛教文化之缘
《中国金融家》2023年第1期178-180,共3页宋辅良 
2022年8月,《金融时报》原总编辑宋辅良写作的《佛陀圣迹游历》一书,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25万字、93幅照片,作者两次去印度、三次去尼泊尔,采访记录了佛祖释迦牟尼从蓝毗尼降生,到菩提迦耶成道,从鹿野苑初转法轮,到王舍城、...
关键词:中国佛教文化 舍卫国 转法轮 蓝毗尼 鹿野苑 圣迹 缘起论 弘法 
继承佛教优良传统致力文化寺院建设
《法音》2022年第7期38-40,共3页释印乐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佛法于恒河两岸传播开来。一千九百多年前,永平求法,白马驮经,第一座汉地官办寺院白马寺创立。“四海重一马,千秋护两坟”(赵朴初会长诗),自此华夏大地,寺塔林立,殿宇庄严。历经近两千年不断中国...
关键词:转法轮 赵朴初 鹿野苑 永平求法 僧团 宗教活动场所 文化沉淀 白马驮经 
《转法轮经》诸本源流考
《藏学学刊》2022年第1期1-17,269,共18页萨尔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吐蕃时期敦煌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0&ZD210)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文本出发,对佛陀初转法轮这一事件的相关叙事和经典进行了梳理,重点考察了藏译本中题名为《(转)法轮经》的两部译本。通过文本比对,发现藏译本《法轮经》实际上并非是独立的经典,而是从《根本说一切有部·破僧事》摘录出来,单独...
关键词:转法轮 根本说一切有部 南传佛教 藏译本 翻译与传播 佛陀 源流考 文本比对 
弥勒
《上海集邮》2022年第2期16-17,共2页杜明明 
弥勒信仰起源于印度,"由于地理位置所决定,印度佛教东传,新疆首当其冲。"(季羡林《弥勒信仰在新疆的传布》)在克孜尔石窟第17号窟的主室与后室壁画表现了佛陀的本生故事与成道教化、说法、涅磐,而弥勒说法图(图1)居然布置在了主室前壁上...
关键词:弥勒信仰 转法轮 佛教东传 道教化 成佛 克孜尔石窟 说法图 季羡林 
西藏甘丹彭措林寺大经堂“了义经”壁画研究——兼论壁画的题材与风格
《藏学学刊》2021年第2期214-253,463,共41页闫雪 
藏传佛教觉囊派祖师笃布巴根据佛陀三转法轮经典划分出二十部了义经,于17世纪初经由觉囊派第二十八代法主多罗那他的设计指导,将这二十部经典以变相形式表现出来,分散绘制于原为觉囊派祖寺的西藏拉孜县彭措林寺大经堂的四面墙壁上。这...
关键词:觉囊派 大经堂 多罗那他 藏传佛教 三转法轮 祖寺 经变 拉孜县 
藏传佛教的法螺
《理财(经济)》2021年第1期102-102,共1页朱慧敏(编辑) 
法螺是藏传佛教的常用法器之一,是在佛教举行仪式的时候吹奏的一种乐器。传说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时,帝释天等曾将一只右旋白法螺献给佛祖,从此右旋白法螺即作为吉祥圆满的象征在佛教中广为应用。法螺的特性。法螺,也就是海螺的一...
关键词:藏传佛教 转法轮 鹿野苑 法螺 帝释天 右旋 释迦牟尼 
7~8世纪东南亚倚坐佛像起源与传播研究新视野被引量:2
《海洋史研究》2020年第2期247-264,共18页尼古拉斯·雷维尔 冯筱媛(译) 
倚坐佛像(Skt.bhadrāsana)学者们曾将这种坐姿称为“欧式坐姿”或倚坐。出于多种原因,这两个术语都不尽如人意,并受到了批评。频繁出现于公元1千纪亚洲佛教造像中。其主要有两种手势,单手说法印(vitarkamudrā),或是双手说法印的变体...
关键词:转法轮 佛教造像 说法印 印度次大陆 佛像 东南亚 坐姿 起源与传播 
偈颂与《法句经》(上)
《古典文学知识》2019年第5期76-83,共8页孙昌武 
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开始布道,他最初的弟子五比丘中有一位马师(阿说示),在摩揭陀首府王舍城街上托钵乞食,被后来成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遇见。舍利弗看他威仪具足,世上稀奇,叹未曾有,就请问他在哪里出家,所学何法,导师是谁。...
关键词:转法轮 五比丘 摩揭陀 《法句经》 鹿野苑 舍利弗 偈颂 佛陀 
印度桑奇大塔“鹿”图像研究
《荣宝斋》2019年第1期252-261,共10页方倩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印佛教美术源流研究"(项目编号:14ZDB058)子课题"中印佛教装饰与设计观念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丝绸之路装饰纹样谱系和衍生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17BWY012)阶段性成果
桑奇位于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附近,其佛塔是印度早期佛教艺术的重要遗存,也是世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遗迹。桑奇佛塔包括大塔、二塔、三塔等诸多佛塔,其中桑奇大塔是最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塔。其南、北、东、西四个塔门的精美图像是...
关键词:研究 大塔 图像 须达拿本 转法轮 艺术 独角 印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