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债权

作品数:299被引量:52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周贤日王欣新董娇娇任洁吴春燕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政治法律—民商法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重整计划中担保债权人的权利保护
《法学家》2024年第5期85-101,193,共18页廖焕国 
担保债权人权利的限制和保护是破产法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法院强制批准重整计划的规则构建和批准权的正确运用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抓手。我国《企业破产法》第87条第2款第1项确立了“就物清偿”在破产重整程序中对担保财产的价值...
关键词:担保债权 重整计划 权利限制 实质性保护 强制批准 
破产止息规则之反思与重构
《兰州学刊》2024年第6期106-116,共11页张善斌 翟宇翔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破产与担保制度协调的理论基础与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BFX078);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2023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项目编号:202306270202)。
利息是资金使用的对价,债务人对资金的使用不因陷入破产而停止,破产受理后利息仍然产生。破产程序不改变实体权利的核心内容,因而破产受理后利息仍然存在,只是不能作为普通破产债权获得清偿。担保责任从属于实体债权,而实体债权不因破...
关键词:破产止息 担保责任 劣后债权 担保从属性 担保债权 
《民法典》第423条(最高额抵押权担保债权的确定)评注被引量:3
《法学家》2023年第3期175-189,196,共16页武亦文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民法评注编纂重大问题研究”(22&ZD2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条明确了最高额抵押权所担保债权确定的法定情形,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债权确定期间。最高额抵押权的目的在于保障债权的实现,不宜对当事人约定的债权确定期间加以限制。在当事人未约定债权确定期间时,抵押权人可随时行使债权确定请求权...
关键词:最高额抵押权 债权确定 确定期间 从属性 
民法典时代下非典型担保与所担保债权的关系被引量:3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96-107,共12页李运杨 
司法部课题“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动产与权利担保制度的现代化研究”(项目编号:22SFB401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功能主义视角下非典型担保的规范统合”(项目编号:2022T1502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民法典》虽然分散式引入功能主义思路,但整体上仍然是一种形式主义立法,故从解释论的角度,典型担保与非典型担保的学理区分在《民法典》时代仍然存在。对于典型担保与所担保债权的关系,《民法典》为其规定了从属性,但对于非典型担保...
关键词:非典型担保 从属性 非从属性 附条件法律行为 担保合同 
破产程序中担保权人的权利限制与保护被引量:2
《广东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242-253,共12页张素华 
破产程序中,基于集体清偿的规范目的,同时为了平衡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如何对担保权人施以恰当的权利限制,从而实现破产重整和破产清算在新时代所担负的历史使命,需要寻找更深刻的法理支撑和具体的实现路径。破产法虽然属于商法,...
关键词:破产法 集体清偿 破产重整 破产清算 强制性 担保债权 
住房反向抵押的制度反思与规范构建被引量:4
《法学研究》2023年第1期55-73,共19页程威 
住房反向抵押是以房养老模式下补充养老财务保障的重要制度,其实施中出现老年人参与范围局限、财务不稳定性突显以及非借款配偶方权益保护不足等问题。根本成因在于老年人认知弱化与住房反向抵押复杂性的紧张关系、住房反向抵押养老功...
关键词:以房养老 反向抵押 信息披露 成年监护 担保债权 
杠杆收购风险转移中的利益平衡机制建构
《复印报刊资料(投资与证券)》2022年第10期115-122,共8页金晓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公共商行为及其规制"(14ZDC019);北京外国语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自主选题项目"'消费商'的法律调控模式研究"(YY19ZZB001)。
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融资渠道的打开,杠杆收购必将成为一种常态的公司并购方式。在杠杆收购中,收购方通过改善目标公司盈利状况来提升其企业价值,用产生的现金流偿还融资债务,降低目标公司杠杆率,...
关键词:杠杆收购 风险转移 利益平衡 无担保债权人 系统性风险 
“后让与担保”债权的破产保护——以“名为买房实为借贷担保”为例被引量:1
《仲裁研究》2020年第1期90-98,共9页曾海华 
"名为买房实为借贷担保"为"后让与担保"的典型表现,因立法中未承认该借款债权优先权属性,在司法实践中出现适用上的混乱。当前理论对此问题的探讨往往依赖于关于预告登记破产保护效力以及债权优先权的设定,因预告登记制度立法目的和功...
关键词:后让与担保 名为买房实为借贷 权利保全 破产撤销权 
授信额和被担保债权数额不一致可否受理
《中国房地产》2020年第1期58-58,共1页
某市不动产登记机构一位员工询问:在有些申请人提交的登记文件中,授信合同所约定的主债权数额和最高额抵押合同上约定的最高债权额并不一致。问:在这两者不一致时,登记机构可否受理?如果可以,我们登记的最高债权数额应该是按照授信合同...
关键词:最高额抵押 登记机构 担保债权 主债权 授信额度 债权额 数额 申请人 
我国动产抵押问题法律分析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年第24期33-34,共2页韩晓凡 
动产抵押因不转移占有使得第三人无法从外表观察是否存在权利负担,且抵押人因占有抵押物仍可以使用、收益和处分,在抵押物上再次设立其他担保物权有了实践上的可能,如此一来则会使不同的权利人之间产生冲突,对此通过理清担保物权间的效...
关键词:动产抵押 优先顺位 担保债权 租赁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