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意念

作品数:1563被引量:6737H指数:3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李献云童永胜肖水源杨丽巢传宣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学生网络传播自杀意念及企图自杀的危机干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5年第14期41-45,共5页魏楚珊 
2024年度广东省中小学德育课题“基于PERMA模型的青少年区域生命教育课程实践研究”(2024ZXDY016)研究成果。
一名小学高年级学生在网络上传播自杀言论和自杀行动计划,回校企图自杀,并要求多名知情同学保密。学校危机干预团队及时介入,制订并实施了“个案—班级—学校”三层面危机干预方案,有效化危为安并妥善处理后续事宜。事后复盘反思,完善...
关键词:自杀意念 危机干预 家校社协同 
中学生情绪相关冲动与自杀意念及自杀行为的关系——基于潜在剖面模型和列线图分析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97-112,共16页何珺 牛杨彤 薛朝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自杀意念向自杀行为转变的心理机制及干预研究”(18BSH128);山西省2024年度研究生实践创新项目“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技术的自杀风险识别与预测研究”(2024SJ214);2024年高等教育“百亿工程”科技引导专项(人文社科专项)“AI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精准预警研究”(BYSK002)。
采用自杀意念子量表、自杀行为量表、S-UPPS-P冲动行为量表对山西某中学2 53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Mplus 8.3和R 4.2.3软件分别构建潜在剖面模型和列线图模型,探讨中学生的冲动性潜类别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冲动性潜类别的中学生在自杀...
关键词:中学生 情绪相关冲动 自杀意念 自杀行为 潜在剖面模型 列线图 
中职学生歧视知觉与自杀意念:成就动机与手机依赖的链式中介作用
《校园心理》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余习德 黄小萍 林梓湫 刘雨诗 冼土龙 吴晓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1YJC740026);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GD20XXL05)。
目的 旨在探究中职学生歧视知觉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拟基于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建构歧视知觉作用于自杀意念的路径模型,并考察成就动机与手机依赖在作用路径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职学生歧视知觉量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
关键词:歧视知觉 自杀意念 成就动机 科技成瘾 手机依赖 中职学生 
青少年挫败感与自杀意念: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5年第5期20-25,共6页赵丽莉 
为探讨挫败感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以及非自杀性自伤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和人生意义感的调节作用,以1700名青少年为调查对象,采用挫败感量表、简版自我伤害问卷、中文人生意义问卷和自杀意念量表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挫败感能够显著...
关键词:挫败感 非自杀性自伤 自杀意念 人生意义 
大学生沉思与自杀意念——心理痛苦和自我同情的作用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134-140,共7页邢清丽 何珺 薛朝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8BSH128);山西省高等教育“百亿工程”科技引导专项(BYSK002);山西省2024年度研究生实践创新项目(2024SJ214)。
为探讨大学生沉思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Ryan沉思量表、心理痛苦量表、自我同情量表和自杀可能性量表-自杀意念分量表,对66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沉思显著正向预测自杀意念;心理痛苦在沉思与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
关键词:自杀意念 沉思 心理痛苦 自我同情 大学生 
“应激-易感”模型视域下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建议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5年第5期4-9,共6页赵玥 刘衍玲 
“应激-易感”模型将生理、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相结合,探寻导致学生产生自杀意念的多重风险因素。基于“应激-易感”模型,青少年自杀意念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应激因素是外在风险因素,包括学习压力、父母严苛型教养方式等;个体易感...
关键词:“应激-易感”模型 自杀意念 应激因素 个体易感性因素 保护性因素 
大学生网络受欺凌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
《承德医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525-529,共5页潘华征 张梦晴 周若兰馨 于萍 李宇彤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20JY056)。
随着智能手机、社交平台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社交媒体和在线应用程序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了便利,但网络也可能被误用于反社会的目的,例如出现在网络环境中的欺凌行为。网络欺凌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利用电子通信手段,对一个无法...
关键词:网络受欺凌 自杀意念 核心自我评价 中介作用 
医学研究生文化信仰与自杀风险的关系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4年第12期2382-2387,共6页陈凯鹭 肖蓉 
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23JGXM_029)。
目的研究医学研究生文化信仰与自杀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传统文化信仰量表(CTCBS)、自杀行为问卷(SBQ-R)对某医科大学541名医学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研究生文化信仰量表总分为49.68±6.85分,其中66.9%拥有高水平文化信仰。医学...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信仰 自杀风险 自杀意念 
校园排斥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体验回避与可协商命运观的作用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6期614-620,共7页李双双 姚瑶 王欣瑜 
采用校园排斥问卷、自杀意念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及可协商命运观量表,对593名高中生进行测试,考察校园排斥对自杀意念的影响,并探讨体验回避的中介作用及可协商命运观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校园排斥对高中生自杀意念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
关键词:高中生 校园排斥 自杀意念 体验回避 可协商命运观 
孤独感与自杀的关系:自然联结的补偿和调节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4年第6期1195-1200,1206,共7页饶丽威 赵丹 韩雨森 王小玲 杨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数字时代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机制、评估系统和网络干预研究(21BSH017);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专项任务项目(心理健康教育)重点课题: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路径及效果研究(2021ZDGX04);中国教育发展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筛查评估与危机干预研究(XS24B118)。
目的:考察自然联结在孤独感与自杀意念、前自杀尝试和自杀尝试关系中的补偿与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短式孤独感量表、自然联结量表和自杀行为筛查问卷对262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孤独感对自杀意念、前自杀尝试和自杀尝试均具有显著...
关键词:孤独感 自杀意念 前自杀尝试 自杀尝试 补偿 调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