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补偿技术

作品数:19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马亚杰龙俊铭王平张晓光王小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电子器件》《电子设计工程》《光通信技术》《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种雷达测试中通道误差自适应补偿技术被引量:1
《空间电子技术》2024年第2期77-81,共5页李光廷 陈一波 刘鑫 李刚 林晨晨 聂世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62107033)。
文章针对多模式、多带宽脉宽组合的雷达系统调试测试时通道误差提取与补偿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道误差随参数变化的自适应补偿技术。该方法可在通道误差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各工作模式所设定的带宽、脉宽组合自适应生成幅相误差补偿...
关键词:雷达 通道误差补偿 自适应 回波模拟器 
基于最小特征值的挠性航天器执行器故障自适应补偿技术被引量:4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21年第5期834-850,共17页马亚杰 姜斌 任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1703204,61773201,61533009);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BK20170807);中央高校基础科研业务费(批准号:NC2020002,NP2020103);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批准号:B20007);“十三五”装备预研项目(批准号:30501050403);空间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批准号:6142208180201);装备预研航天科技联合基金项目(批准号:6141B060910)资助。
本文针对挠性航天器执行器故障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特征值的自适应故障补偿方法.首先,针对由故障和挠性模态引起的系统不确定性进行参数化;其次,为了解决由故障引起的控制增益矩阵的不确定性,构造了新的控制增益矩阵,并利用该矩阵...
关键词:执行器故障 自适应补偿 控制增益矩阵 挠性航天器 最小特征值 
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的刚性自适应补偿技术被引量:1
《电力电子技术》2021年第4期34-38,共5页周延超 马殿光 张宁云 唐厚君 
为解决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在数控加工中由机床振动导致的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建模、系统辨识和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的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刚性自适应补偿方法。该方法在线辨识得到机床的特征模型,利用状态观测器和LQR设计...
关键词:伺服控制系统 刚性 自适应补偿 特征建模 
高分辨力遥感相机CCD采样位置自适应补偿技术被引量:4
《光学精密工程》2020年第4期973-978,共6页孙雪晨 吕恒毅 薛旭成 石俊霞 傅瑶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资助(No.2019030282GX)。
由于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高分辨力遥感相机焦平面CCD采样信号的相位会发生变化,采样位置的温度漂移会严重影响图像的信噪比、动态范围等,甚至会造成图像无法正常显示。为了解决采样位置随温度漂移的问题,对高分辨力遥感相机CCD采样位置进...
关键词:高分辨力遥感相机 相关双采样 温度 自适应补偿 
执行器饱和异构车队的稳定性分析
《计算机仿真》2018年第7期98-102,共5页高强 田广旭 郭祥贵 
天津市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30830);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12BA22);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资助(TD12-5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403279);中国博士后基金(2017M610046)
针对基于网络的异构自主车队,建立了充分考虑执行器饱和、外部有界未知加速度干扰的车队纵向控制模型,并采用固定车间距策略以提高交通密度和交通流量。考虑到饱和是一种非对称非线性执行器死区饱和,基于耦合滑模控制方法给出了二阶跟...
关键词:执行器饱和 滑模控制 固定车间距策略 自适应补偿技术 队列稳定性 
基于FPGA技术的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技术设计与仿真
《电子设计工程》2013年第8期164-167,共4页龙俊铭 王小华 
我国的骨干通信网上的传输速率已经向40 GB/s甚至是160 GB/s发展,传输线路以光纤作为主要的传输通道。与光纤相关的损耗和单模光纤的主要色散,即偏振模色散,不仅仅限制了光信号在通信过程中的传输距离,还很大程度上影响其通信容量。其中...
关键词:通信容量 光纤 偏振模色散 硬件描述语言 FPGA DOP 有限状态机 
基于FPGA技术的PMD自适应补偿技术研究与设计
《光通信研究》2010年第3期17-19,共3页殷严刚 王小华 
全球电信骨干网的单通道传输速率已经向40 Gbit/s甚至160 Gbit/s发展,光纤作为主要的传输线路,其损耗和色散阻碍了通信传输距离和容量的扩展。为了适应现有通信网的发展需要,文章结合当前流行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技术,基于硬件描...
关键词:传输速率 光纤 偏振模色散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自适应补偿 
科研攀高峰 人生树典范——访北京邮电大学光波与光信息基础研究中心主任张晓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第23期I0002-I0004,共3页王胜举 
张晓光——北京邮电大学光波与光信息基础研究中心主任,为将光纤通信系统骨干网从10Gb/s平滑升级到40Gb/s,自2001年始一直致力于光纤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技术的研究。而且在残酷的市场经济大潮中,项目的研发犹如多病缠身的张晓光...
关键词:北京邮电大学 基础研究 光信息 主任 光波 自适应补偿技术 光纤偏振模色散 人生 
张晓光教授:光波与光信息专家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9年第9期122-123,共2页赵凡 
北京邮电大学张晓光教授以偏振模色散白适应补偿的研究在国内外知名,主持参加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他先后两次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光纤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技术》(2001....
关键词:国家863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自适应补偿技术 光纤偏振模色散 专家 光信息 光波 北京邮电大学 
OFDM系统中相位噪声的自适应补偿技术及性能仿真被引量:2
《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第2期534-538,共5页张浩 陈杰 亓中瑞 邱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425413)
相位噪声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性能有着关键性影响,其产生的通用相角错误CPE会使信道失真系数逐符号旋转,因而必须采用逐符号更新信道估计值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判决反馈的低通滤波算法来克服CPE所产生的信道旋转并提高信道估计...
关键词:相位噪声 OFDM CPE 信道估计 判决反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