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字

作品数:60被引量:2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静刘亚林刘立士王晓艳李海燕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大学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视野》《汉字文化》《咬文嚼字》《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师恩似海 书法为舟——悟“作人”与“作字”之道
《现代艺术》2024年第9期113-113,共1页柯旭东 
“师”字自商即有,意为古代军队编制。《说文》:“师,二千五百人为师。”《孟子·告子上》:“今有场师。”赵岐注:“场师,治场圃者。”又指先生、老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写字刻印时,理清字源的习惯也源于“师”的教导。...
关键词:老师 军队编制 书法专业 告子上 解惑 师者 场师 
作字
《视野》2023年第21期34-34,共1页那秋生 
苏东坡有一篇短文《书舟中作字》,记下了乘船时遇到的一次危急险境:“将至曲江,船上滩侧,撑者百指,筒声石声革然。四顾皆涛濑,士无人色,而吾作字不少衰,何也?吾更变亦多矣,置笔而起,终不能一事,敦与且作字乎?”只见:急流险滩中,逆水之舟...
关键词:东坡先生 急流险滩 苏东坡 静气 短文 
傅山:作字先作人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023年第10期10-11,共2页陈永胜 
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傅山在《作字示儿孙》中说:“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傅山(1607—1684),山西阳曲人。傅山的字古朴醇厚,刚健雄浑,婉转劲,他以高尚的人品成就了自己的书法。傅山是一个奇人,他不但是书法家,也是一位医术精湛的医生;...
关键词:医术精湛 傅山 文人学者 后半生 前半生 奇人 明末清初 
论傅山《作字示儿孙》的书学思想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3年第9期70-76,共7页张双贵 
傅山作为明清之际享有盛名的书法大家,因华夷之辨的政治意识和明遗民的坚定立场,固守“以人论书”的书学传统。这也影响了他对书法审美风格的选择,他激赏以篆籀之法所表现的阳刚之美。基于此,傅山提出了“四宁四勿”来探讨阳刚与阴柔两...
关键词:傅山 作字示儿孙 书法 审美 
《可洪音义》“又作”字类考
《今古文创》2023年第27期134-136,共3页付巧亚 
“又作”作为《可洪音义》中解释字际关系的术语之一,对研究《可洪音义》乃至佛经音义的字际关系有一定帮助。本文对《可洪音义》注出的“又作”字类条例进行统计和分析,借以探求“又作”性质及其字际关系。
关键词:《可洪音义》 又作字 字际关系 
立足本体重新审视卢戆章切音新字的内涵被引量:1
《厦大中文学报》2021年第1期223-239,共17页王继超 
过去对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的研究,把重点放在了人物生平和事件意义上,多是从切音字运动史和政治制度史的角度谈切音字的问题,反而对卢戆章切音字的本体研究不够重视,以至于对切音字的本体认知缺乏科学论证。我们立足本体研究,从音...
关键词:卢戆章 切音新字 本体研究 作字之法 本体特征 种类归属 术语内涵 
从“四宁四毋”语出看“先生不止言书”说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73-75,84,共4页刘凌霞 赵继明 
"四宁四毋"语出傅山《作字示儿孙·跋语》。笔者从对傅山先生《作字示儿孙》之诗文、《跋语》以及"四宁四毋"之句的综合分析中得出",四宁四毋"的核心宗旨应该正如清人全祖望所说--"先生不止言书"。
关键词:“四宁四毋” “不止言书” “作字先作人” 
“作”字音形义探究
《汉字文化》2020年第S01期83-85,共3页陈奕 
一般认为,“作”是一个会意字。“作”字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率较高,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是一个十分常见的字。在现代汉语中有两种读音,因此,这使得“作”字有了许多不同的意思。本文将对“作”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进行探讨和分析,将“作...
关键词: 字音 字形 字义 
傅山诗文中书学思想研究——以《作字示儿孙》及附文为例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18年第8期55-59,共5页刘耀桢 
傅山是明末清初的遗民逸士,出身于书香门第,学识渊博,精通诗文、音韵、训诂、考据等,在书画以及医学等领域具有独特的贡献。他一生始终坚持“知行合一”的思想,他在接受了复国无望的事实后,通过寻访古迹,研究金石学来满足怀旧精...
关键词:傅山 论书诗 遗民文人 四宁四毋 碑帖融合 
作字
《快乐青春(简妙作文)(中学生)》2018年第6期20-20,共1页那秋生 
苏东坡有一篇短文《书舟中作字》,记下了乘船时遇到的一次危急险境:“将至曲江,船上滩欹侧,撑者百指,篙声石声荦然。四顾皆涛濑,士无人色,而吾作字不少衰,何也?
关键词: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