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引之

作品数:323被引量:28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单殿元赵宣彭慧汪维辉钱宗武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王引之《经传释词》的引据被引量:2
《语文研究》1998年第4期35-37,共3页袁海林 
王引之的《经传释词》(以下简称《释词》)是清代一部专门研究汉语虚词的专著。人们在赞赏《释词》精审过人的时候,总是提到它的“旁通曲尽,皆卓有依据”①。以下从四个方面对《释词》的引据情况作一蠡测。一语料丰富,断限严格《释...
关键词:《经传释词》 王引之 《史记》 《助字辨略》 汉语虚词 《毛传》 《礼记》 《诗经》 “之” 中华书局 
名字训诂与名字学被引量:3
《语文研究》1987年第1期31-35,共5页吉常宏 
一、古代贵族男子和女子,都是既有名又有字的。名是生下来不久之后就有的,字则到了一定年龄才有:“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并见《礼记·曲礼上》)。这种礼俗究竟起于何时,其确切年代似不易稽考,大约原始氏族社会已有此...
关键词:名字 王引之 说文 男子 春秋时代 礼记 氏族社会 中国人名 统治阶级 女子 
“女也不爽”旧注参正
《语文研究》1986年第2期42-42,共1页米万锁 
《诗经·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毛传》:“爽,差也。”后人误以毛传之“差”为“过失”之义,为使上下两句顺理成章,于是清代王引之便在“贰”字上做文章,认为:“贰当为贰之讹。贰音他得切,即忒之借字。”(见《经义述闻》...
关键词:毛传 王引之 过失 人误 诗经 说文 同义 男子 下句 清代 
释“蓐食”被引量:4
《语文研究》1985年第3期32-33,共2页雒江生 
“蓐食”在《左传》中出现过三次(文公七年、成公十六年、襄公二十六年),《史记·淮阴侯列传》、《汉书·韩信传》、《后汉书·廉范传》各出现一次。三国张晏释《汉书·韩信传》“晨炊蓐食”的“蓐食”为“未起而床蓐中食”,杜预注《左...
关键词:左传 王引之 后汉书 王念孙 颜师古注 杜预注 韩信 史记 张说 读音 
通假字的识别被引量:5
《语文研究》1982年第2期33-39,共7页曹先擢 
我国秦汉前的古籍多通假字,如《孟子·公孙丑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以“畔”通“叛”。即用同音字 A 表示同音字 B 的字义。这是汉语书面语中特有的现象。通假字与被通假字的存在是互为条件的,是同音字间一种特殊的字聚。有些学...
关键词:通假字字义 同音字 假借字 古今字 矛盾性 词义 王引之 同一性 异体字 假借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