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学西传

作品数:30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陈欣雨范祥涛陈鸿彝张西平刘华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委党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山西青年》《中国收藏》《自然科学史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国家出版基金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史料、新方法、新理论: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再出发”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
《近代史学刊》2024年第2期250-255,共6页温心悦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是一个涵盖面广、延展性强的研究领域,多年来已有令人瞩目的学术积累,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与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联合《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版 中外文化交流 近代史研究所 东西方文化交流 东学西传 学术积累 西学东渐 华中师范大学 
近代中国东学西传与文化传播——海关造册处西人作者研究
《中国文化研究》2023年第4期17-26,共10页邢宇晨 
在文化的传播活动中,作者是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作为中国近代最早的具有现代特征且存续时间最长的官办出版机构,海关造册处的作者以洋员为主,呈现出不同于同时期中国其他出版机构,也不同于现代任何出版机构的鲜明特征。对其作者构成...
关键词:海关造册处 近代海关 东学西传 作者研究 跨文化传播 
穿越百年时空 藏书楼里探寻西文古籍之美
《中国收藏》2023年第7期40-45,共6页赵玉国 郑爽(图) 
繁华的上海徐家汇商圈,栉比鳞次的高楼大厦之间有两幢白色欧式小楼。它们在此静静仁立了176年,见证着徐家汇的风雨变迁,这就是徐家汇藏书楼。这里不仅是上海最早的近代图书馆,也是我国西学东渐、东学西传的重要场所和缩影。前不久,《中...
关键词:近代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东学西传 研究馆员 藏书楼 副所长 历史文献研究 西学东渐 
东学西传:中国古典诗歌的早期西译和英语转译研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57-163,共7页范祥涛 李耀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ZWD00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人文社科类)培育基金项目(1012-XBB20002)。
中国经典诗歌译成欧洲语言,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而国内外的研究却相对滞后。本研究采用大数据检索法、历史文献法,考查自16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的200多年内,中国古诗在欧洲的翻译、英语转译、传播和影响。研究发现,在这一时期,中国古...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 西译 英语转译 
“东学西传”视野下的中华道统思想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2年第11期23-30,共8页陈欣雨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国道统思想研究”(17ZDA010);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中西文化交流视阈中的正福寺墓地研究”(21DTR006)阶段性成果。
中华道统思想确立了儒文化的主体地位,并随着“东学西传”的浪潮传入西方世界。本文主要探讨中华道统思想在“东学西传”过程中的角色与发展,从早期明清来华传教士对道统思想的认知、中国信徒对道统思想的介绍,从而使得道统思想进入欧...
关键词:道统 天主教 汉学 
“东学西传”视野下的中华道统思想
《中国哲学史》2022年第4期88-95,共8页陈欣雨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国道统思想研究”(17ZDA010);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中西文化交流视阈中的正福寺墓地研究”(21DTR006)阶段性成果
中华道统思想确立了儒文化的主体地位,并随着“东学西传”的浪潮传入西方世界。本文主要探讨中华道统思想在“东学西传”过程中的角色与发展,从早期明清来华传教士对道统思想的认知、中国信徒对道统思想的介绍,从而使得道统思想进入欧...
关键词:道统 天主教 汉学 
“东学西传”视阈下中国典籍的海外传播--基于理雅各跨文化译介的理论品格被引量:7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133-139,156,共8页张宏雨 刘华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用学视角下外宣翻译的‘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研究”(16BYY029)阶段性成果。
“东学西传”掀开了中国典籍进入西方世界的重要一页,理雅各为其先导者。他在文化传播上将“以意逆志”作为其恪守的重要译介总纲,强调在传播中要用当今学者之意“逆”典籍圣贤之“志”,诚心迎见原作的异质性;他还以治学思维伦理来运作...
关键词:文化传播 中国典籍 理雅各 理论品格 
海上丝绸之路与“皇帝新装”故事的旅行与变异被引量: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102-108,共7页蒋秀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290);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HNSK(YB)18-63]
"皇帝新装"故事之所以在东方、阿拉伯、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传播与变异,关键在于故事中"见/不见"的主题表现出古代西方对东方技术的渴求。因此,它的起源既非印度,也非中国,而是中国、印度、斯里兰卡间的海上或者陆上丝绸之路,然后经阿拉伯...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 皇帝新装 东方故事 东学西传 
东方皇权与西方神权——西学在明清宫廷的发展
《艺术品鉴》2021年第10期52-59,共8页张敏 
中国古代封建统治时期,西风东渐、东学西传不是件新鲜事,国家与国家边界的设置是为了抵御入侵、抗击敌对势力,并非在文化交流方面起隔绝作用。而明清时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在这关键的两个世纪里,东方大国应对西方现代...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交流 东学西传 西风东渐 东方大国 封建统治 敌对势力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史: 东学西传四百年
《新华文摘》2021年第13期152-154,共3页范祥涛 
中外文化交流史源远流长,有史可考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84)。据称中国典籍外译始于北魏时期,中国僧人昙无最把《大乘章义》译成梵文,而中国文化经典最早外译则在唐贞观二十一年(647),玄奘奉皇帝之命与人合译《老子》...
关键词:东学西传 唐朝时期 北魏时期 唐贞观 梵文 外译 合译 周边国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