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发展论

作品数:12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景明张晓春樊德三彭萍王志钢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菏泽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湖南城市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沧州师范学院学报》《湖南社会科学》《韶关学院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钱钟书文论思想采撷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70-74,共5页赵丽娜 
吉林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网络文艺学研究”,编号:No.2019JB906W05。
钱钟书的文论思想是20世纪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他突破了学科的藩篱,打通古今,汇通中西,以一种宽广的视野,将多种文学现象融会贯通,并结合自己个性化的审美经验和创作感受,探本溯源,寻求跨文化跨地域的共同规律。他的文论思想散...
关键词:钱钟书 文论思想 文学发展论 文学本体论 文学创作论 
叶燮《原诗》的审美现代性浅析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21年第1期66-70,共5页崔悦 
叶燮的《原诗》是一部自成体系的诗学著作,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和独特性,突破了中国古典诗学以感性为主的传统。以“变”为核心观念和方法论基础,叶燮的《原诗》在开放性的文学发展论、以“情”为核心的文学创作论、审美的与历史的相结合...
关键词:《原诗》 审美现代性 文学发展论 文学创作论 文学批评论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论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建构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0年第1期38-44,共7页谢文惠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理论包括文学语言发展论、文学形式发展论、时代风格论等,具体表现为“踵事增华”“通变”“质文代变”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发展观念。该理论不仅符合“中国文学史”史实,具有丰富的“原创”价值,还在一定程度上与马...
关键词:文学发展论 通变 辩证法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发展论与刘勰“通变”观的局限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49-55,共7页赵迎芳 
山东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支撑项目"中国文化学导论"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发展论有复古和新变两种倾向。挚虞、裴子野、刘勰等人从宗经思想出发,继承了先秦两汉对社会政治与文学关系的认识,代表了一种复古倒退的文学发展观。刘勰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过度强调了帝王的文艺政策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文学发展 复古 新变 
袁宏道文艺思想中的真诗思想刍议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3-4,共2页王志钢 
本文论述了袁宏道的真诗思想及其直接理论源头,并对真诗思想中体现的文学发展思想及其理论不足以及竟陵派诗人对其理解、接受上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真诗 创作论 文学发展论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中的美学思想——文学发展论被引量:1
《湖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176-180,共5页彭萍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是席勒美学思想中历史主义观点、立场、方法的具体表现,它形成了席勒美学思想中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文学发展论。席勒从人性的自然性及其回归的"正-反-合"辩证发展过程来审视西方文学艺术,揭示了西方文学艺术...
关键词:席勒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文学发展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理想的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文学发展论析被引量:3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8期68-69,共2页张晓春 
体育文学伴随着文学和体育的产生而逐渐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体育文学较快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文学硕果。文章对不同历史时期体育文学的发展进行解读,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文学的发展特征,对后奥运时代体育文学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冠军文学 反思文学 网络体育文学 后奥运时代 
刘勰文学发展论命题之模式、内涵及经学影响
《韶关学院学报》2011年第9期75-78,共4页刘疏影 吴建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经学与古代文学批评理论"(10YJA751088)阶段性研究成果
刘勰通过提出一系列理论命题而建构了相对系统的文学发展理论。这些命题既揭示了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又阐释了时代社会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它们既有不同的构成特点,又有共同的生成根源;既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又有重要的当代意义。分析刘勰...
关键词:文学发展论 命题 经学 
文学发展论:陌生化与通变、奇正——俄国形式主义与中国古代文论之比较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99-202,共4页郭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对话--全球化语境中的比较诗学研究"(10JHQ010)阶段性成果
对比俄国形式主义与中国古代文论关于文学发展论的相关概念,本文阐述了"陌生化"诗学以形式的演进为基础的文学发展观,并梳理了中国古代通变观的思想传统,及其影响下形成的以刘勰的"通变"、"奇正"论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观的内涵,发...
关键词:形式主义 陌生化 通变 奇正 比较文学 
对文学原理教学中之文学本质论阐释的思考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27-31,共5页罗宏 
童庆炳主编的《文学原理教程》以“文学活动”统摄文学本质论的阐释,并在本质论的阐释中历时性地考察文学形态的发生,以及在对文学下定义时引入“话语”、“蕴藉”等术语,并没有促进对文学本质认识的深化,反而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使一...
关键词:文学本质论 文学活动 文学发展论 话语 蕴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