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结式

作品数:332被引量:1140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施春宏宋文辉张翼石慧敏王辰玲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汉语学习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语料库的致使义动结式不同句法格式研究被引量:1
《汉语学习》2019年第2期14-23,共10页彭国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基于现代汉语自然口语会话的连动结构研究"(项目编号:18YJC740073)资助
本文以构式语块理论为基本框架,以专门语料库统计数据为基础,详细探讨三类致使义动结式中各语块的形式特点及各种表达形式的使用规律。研究发现,不同动结式中不同句法格式的使用频率不同;致使原因最常见的表达形式是句子或短语。述语动...
关键词:致使义动结式 构式语块理论 致使原因 
“追累”动结式与完结短语理论被引量:4
《汉语学习》2018年第3期54-65,共12页玄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动词‘完结’范畴研究"(项目编号:13CYY066);北京语言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18YJ080301)资助
"追累"动结式的三种可能释义是动结式的句式意义、宾语性质和动与补之间关系的集中体现。"完结短语"理论通过跨语言考察动词情状后,认为汉语动结式的补语是动词的"完结"特征,是一种动词内部体,论元的受影响性与动词的完结性质紧密联系,...
关键词:动结式 “追累” “完结短语”理论 
动结式的词汇化及其机制——以“V破”为例被引量:6
《汉语学习》2018年第1期104-112,共9页王连盛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语言动态观下语法和修辞界面的同形结构研究"(项目编号:15YJA740044);上海外国语大学重大资助项目"主要生源国学习者汉语学习与认知的多角度研究"(项目编号:KX161076);上海外国语大学导师引领学术计划"汉语非常规句法结构的浮现和演化"(项目编号:201601045)资助
判定动结式词汇化程度的标准有二:一是能否进行相应变换,二是能否进行扩展。如果既不能进行变换,也不能扩展,那么动结式词汇化程度高,反之则低。根据动结式成词的标准,动结式可分为短语、词法词和词汇词。对于已经成词的动结式,根据动...
关键词:动结式 词汇化程度 隐喻机制 类推机制 
“哭湿”类动结式的事件性特征被引量:3
《汉语学习》2015年第5期70-76,共7页崔婷 
本文针对"哭湿"类动结式的两种表达形式,从事件性特征的角度考察其在实际篇章中的对立分布情况。考察发现,"哭湿"类动结式的一元非宾格形式和二元非宾格形式在具体事件和经常性事件的分布当中产生对立。一元非宾格形式在起始、持续、完...
关键词:“哭湿”类动结式 事件性特征 经常性事件 具体事件 
汉语致使性动结式的中介语习得研究——基于构式融合理论被引量:4
《汉语学习》2014年第6期83-90,共8页马志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英双语者事件结构表征及其加工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JJD740015)资助
汉语动结构式中介语语法中及物构式和复合动词之间的融合度,可从构式间的融合性、语素的可分离性以及致使者主语的生命性等方面加以考察。母语背景不同(英、俄、韩)的三组二语受试的中介语表现显示,二语习得者对次类构式的区分度较低,...
关键词:构式融合 动结式 中介语 图示-例示关系 原型-延伸关系 
形容词进入动结式作补语的认知语义基础被引量:4
《汉语学习》2014年第2期32-39,共8页刘振平 
动结式在语义结构上由两个分别以"动"和"结"为谓词的表述构成,两个表述之间存在致使性因果关系。这样的语义结构决定了形容词进入其中作补语的条件是:具有"动后而现"、"非恒定"、"非初始"的语义特征;存在一个动词作为谓词构成的致使事件...
关键词:形容词 动结式 补语 认知语义 
汉语动结式的整合度高低及其层级分布被引量:5
《汉语学习》2013年第6期55-64,共10页石慧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动结致使构式的典型特征及唯补成分的形成机制"(项目编号:09YJA740078);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地编号:SJ0705)基金资助
本文立足概念整合理论,从动词V和补语R的语义属性、VR的句法属性三个方面提炼出六条鉴别标准,依据整合度的高低把动结构式分成三个不同的层级,即A级低整合度动结式(VR1)、B级中整合度动结式(VR2)、C级高整合度动结式(VR3)三个等级序列...
关键词:动结式 概念整合 整合度 层级分布 
动结式、V得句和兼语句的比较被引量:6
《汉语学习》2013年第4期56-64,共9页张恒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虚词词典编撰的方法论创新及其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2BYY101)资助
致使结构的形式和功能存在临摹性对应关系,但对其对应关系的具体表现学界有不同的认识。通过对现代汉语兼语句、V得句和动结式这三种致使结构的研究,本文认为现代汉语中其对应关系,在功能上的表现是致使结构的致使效率连续统和多样性,...
关键词:动结式 V得句 兼语句 致使结构 形式-功能对应 
汉语非典型动结构式的论元结构分析被引量:8
《汉语学习》2013年第3期37-44,共8页赵琪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英汉构式生成与识解的转喻动因研究"(项目编号:2010EYY004);同济大学校文科基金"英汉非典型动结构式的论元实现"(项目编号:1100-219-055)资助
汉语典型动结式(A类)和非典型动结式(B类)都由表示动作的动词加上表示结果的补语构成。非典型的动结式有基本式和特殊式,它们在以下两个方面与典型的动结式有差别:一是没有受事论元,即没有变化的主体;二是补语与动词有更严格的选择限制...
关键词:非典型动结式 构式 转喻 
存在句的动词考察被引量:9
《汉语学习》2013年第1期13-19,共7页刘街生 
存在句的句法结构是"Loc+V+O/S"。进入存在句的动词,其S/O与Loc之间要能突显位置关系,且A可消失或S可居O位置。及物动词中,"置放"或"创造"义的施事单动词、动结式以及少数能派生出位置关系含义的非施事单动词或这些动词带上趋向动词构...
关键词:存在句 单动词 动结式 小句结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