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温度

作品数:87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阮驰肖石李茂军王新涛张一帆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麦乐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无锡溥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宁波荣捷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密集物体温度优先推抓方法
《传感器与微系统》2022年第1期41-44,49,共5页陈满 李茂军 胡建文 赖志强 李俊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601061);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实践创新与创业能力提升项目(SJCX202051)。
对于工业中需要考虑温度特性的密集物体抓取时出现的操作难度系数大、温度优先性不强等典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RL)的密集物体温度优先推抓(TPG)方法。方法涉及一种深度Q网络算法,以RGB-D图像与红外图像作为输入,使用两个...
关键词:深度强化学习 全卷积网络 密集物体抓取红外图像 温度奖励 
“质量”知识巩固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1年第12期24-24,30,共2页周倩 
1.物理学中把叫作质量,符号为()。我国“玉兔号”月球车从地球到月球,()(填“变大”“变小”或“不月球车的质量变”),因为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温度、形状、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经测量,月球车的质量为120kg,该车到了月球...
关键词:知识巩固 从地球到月球 物体温度 物理学 月球车 () 
可测温、搅拌的水杯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2021年第2期23-23,共1页杨世敏 
"多喝热水",亲朋好友时常会这样叮嘱我们。那怎样才能喝到适温的热水呢?若物体温度高于45℃,人们接触时就会感觉到烫。热水降温的快慢与环境温度、杯子的材料及杯壁厚度有关。人们往往难以准确把握开水自然冷却的时间,若水温过高就会烫...
关键词:自然冷却 水杯 物体温度 环境温度 自动测温装置 热水 
水变冷的速度
《课堂内外(智慧数学)(小学版)》2020年第10期16-17,共2页
同学们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倒了一杯烫水,得等它变得温度适中后才能饮用。可你把这杯水放在旁边就忘记喝了,等到渴了想喝的时候,水已经凉了。那么,水到底是怎么变凉的呢?对茶水、咖啡这样的液体来说,不论开始的温度有多高,只要放在空...
关键词:房间温度 冷却率 物体温度 液体 
今天,你测温了吗?
《大众科学》2020年第3期50-51,共2页
额头、手腕,测哪更准确?频繁红外线测温会不会伤害身体?关于测温,我们来聊一下。"滴"一下,你的体温数值就显示出来了!疫情期间,测量体温成为常态,红外测温仪被广泛用于防疫场所。不过,当你被测量体温时,有时测额头,有时测手腕,测哪儿更...
关键词:体温测量 测量体温 水银体温计 红外测温仪 物体温度 人体温度 红外线测温仪 
认识热“三兄弟”
《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中考版)》2019年第9期14-15,共2页任靖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到'热',但是,同一个'热'字所包含的物理意义却不同,比如今天天真热的'热'指温度高,摩擦生热的'热'指内能,冰熔化要吸热的'热'指热量.那么温度、内能、热量这'三兄弟'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三...
关键词:热传递过程 分子势能 分子动能 物体温度 
《比热容》教学设计被引量:1
《中学物理(初中版)》2016年第8期42-43,共2页石凌燕 
1教材分析《比热容》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的知识,本节课通过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最终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比热容...
关键词:比热容 教材分析 吸收热量 学习过程 物体温度 主动探究 上海教育出版社 研究方法 同种物 物质种类 
为什么沿海地区会有海陆风?
《阅读》2016年第45期47-47,共1页半泽 
去过海边或生活在沿海地区的同学们一定会有这样的体验:白天,风从海面吹向岸边,叫做海风;而到了晚上,风又掉头从岸上吹往海面,叫做陆风,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物体吸收热量以后会升温,反之释放热量则会降温,自然界中的水、土地和空气...
关键词:沿海地区 海陆风 温度变化 物体温度 比热容 海面温度 温度升降 线性关系 
“温度的测量”教学的活动设计被引量:2
《物理教师》2016年第5期45-47,共3页郑青岳 
"温度的测量"是初中物理的基本测量.学生在生活中早已频繁使用温度概念,温度计也是学生在生活中十分熟悉的测量工具.如何将这些在学生看来似乎已经熟知的知识上出新意,使学生在学习中怀有浓厚的兴趣,而不致产生烦腻的感觉,并在学习中...
关键词:活动设计 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 思维教育 冰水 物体温度 技能训练 视线方向 液体温度 一杯水 
拟稳态微波加热系统的最优控制的数学模型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年第1期134-134,共1页旷雨阳 刘太和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安顺市人民政府、安顺学院三方联合基金项目,编号:黔科合J字LKA[2012]19号
本文结合拟稳态微波加热系统的最优控制实际问题,对其模型进行定性描述.拟稳态微波加热系统的最优控制的数学模型建立微波加热是通过微波穿透到物质内部,引起物体内部分子振动,分子的相互撞击产生热能,从而使物体温度升高,达到加热的目...
关键词:微波加热 最优控制 拟稳态 复合传热 数学模型 微波能 内热源 物体温度 分子振动 定性描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