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象征主义

作品数:65被引量:6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景龙龙泉明谭桂林何林军孙玉石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常熟理工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中国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学变异研究的新创获——评陈希《西方象征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比较文学》2019年第4期189-192,共4页曹顺庆 
陈希教授沉潜多年的中国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力作《西方象征主义的中国化》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他邮来新书,约请我写一篇评论。雅意难却,欣然应允。这里主要叙写和分享一些阅读陈希大作的感触和体会,同时就文学变异研究问题,谈点...
关键词:比较文学研究 文学变异 西方象征主义 欣然应允 中国现代文学 新创获 中国化 沉潜 
传统与实验:卞之琳和冯至的客观化技巧被引量:3
《文艺研究》2019年第7期68-79,共12页张枣 亚思明 
以客观化的手法隐藏个人存在的两难,这在卞之琳的作品中多有体现:通过强化文本的非个人化的声音,采用独白、对话和反讽等戏剧技巧,将氤氲造氛的技法与结构精妙的抒情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卞之琳的诗显得张弛有度、含蓄内敛,代表了西方象...
关键词:卞之琳 客观化 冯至 西方象征主义 实验 中国古典文学 非个人化 戏剧技巧 
西方象征主义对废名小说创作的影响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101-106,共6页武斌斌 
废名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已为学界所公认,但作为一个在北大学习"西学"且亲浸"五四"西化思潮的"现代"作家,西方文学思潮对他的影响在所难免。本文以象征主义文学思潮为视角,从"梦""想象力""色彩感"与"个人性"四个方面解读此思潮对...
关键词:废名 西方象征主义  想象力 色彩感 个人性 
芬芳哀怨的雨中丁香——戴望舒与中国古典诗学
《东吴学术》2012年第5期32-41,共10页杨景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典诗学与二十世纪新诗"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BZW038
戴望舒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论者多瞩目他的新诗创作与西方象征主义乃至超现实主义诗歌的联系。在强调这些横向联系时,也都会约略言及戴望舒诗歌里来自中国古典诗学的影响。自从杜衡在《望舒草.序》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学 戴望舒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丁香 哀怨 现实主义诗歌 西方象征主义 
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学建构论
《雪莲》2011年第3期113-120,共8页柴华 
20世纪上半叶,在极为复杂的中国现代社会语境中,从对象征主义开放式的译介心态到理论成果的独创性吸收,一些现代诗人和诗论家以个人化的诗学阐释在诗歌本质。
关键词:象征主义诗学 西方象征主义 诗学建构 中国现代象征主义 中国现代诗学 中西诗学 新诗现代化 诗论 诗学体系 梁宗岱 
通感·应和·象征主义——兼论中国象征主义诗论被引量:3
《文学评论》2011年第1期179-183,共5页李丹 
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项目"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资助
由于钱钟书先生注重回溯中国古典文学及相关观点而忽视新诗及其理论蕴含的启示,即使从比较诗学的角度涉及西方象征主义,却与其重要的应和理论失之交臂,故《通感》的论述仅止于修辞手法层面。多年的研究表明,波德莱尔的应和论包含同时又...
关键词:西方象征主义 中国古典文学 应和论 通感 诗论 修辞手法 现代新诗 艺术本体论 
阿库乌雾诗歌的彝族文化意象及象征主义创作手法被引量:1
《凉山文学》2010年第6期59-61,共3页俄木木果 
阿库乌雾是当代著名的彝族母语诗人,开创了彝族当代母语诗歌的先河。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借鉴了西方象征主义的创作手法和技巧,继承、改革并发展了彝族传统诗歌的创作模式。本文以阿库乌雾的诗歌为例。
关键词:阿库乌雾 西方象征主义 创作手法 彝族文化 文化意象 民族文化 诗歌意象 彝族传统文化 艺术手法 传统诗歌 
戴望舒诗歌的美学特征
《飞天》2010年第18期8-9,共2页高云书 
戴望舒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名重要诗人,其短暂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与探索的路上一直有着清醒的认识与自觉的追求。1929年。
关键词:戴望舒 传统诗歌 美学特征 诗歌创作 西方象征主义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 中国化 晚唐五代 徐志摩 现代性 
浅谈中国现当代散文诗的表现特征
《散文诗世界》2010年第4期71-76,共6页李标晶 
散文诗在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象征手法的运用。象征手法对于散文诗来说,比一般诗体更为重要,也更适合。散文诗是诗,不可能像散文那样去细致地摹写生活。表现"像外之象"。
关键词:中国散文诗 西方象征主义 局部象征 象征手法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作家 作者 西方现代派 相结合 象征性 
西方“恶美”意象艺术对中国现代诗的影响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1期100-101,共2页王卫红 
文章阐释了西方象征主义恶美意象艺术对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的影响过程,并论析了西方恶美艺术影响中国现代诗歌的特征及其意义。
关键词:西方象征主义 恶美意象 中国现代诗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