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连贯

作品数:15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唐韧杨红李平姚琴喻家楼更多>>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通化师范学院江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西部科技》《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长江丛刊》更多>>
相关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土味情话中的语篇连贯
《长江丛刊》2019年第32期42-44,共3页朱雅文 
语篇的连贯我们可以分为两种:显性连贯和隐性连贯。显性连贯顾名思义就是语篇中有让人可以明确看得到的衔接手段。隐性连贯虽没有表面的衔接,但它靠相关的语境和人们的语用知识也能把意义串联达连成贯。土味情话是网络中流行的一种出人...
关键词:语篇连贯 显性连贯 隐性连贯 
英汉语篇连贯的探讨——以《红楼梦》及霍克斯译本前两回为例
《校园英语》2017年第15期220-221,共2页张妍梅 
英汉语篇都有两种连贯方式,本论文主要在英汉语篇中连贯的基础上,研究了英汉语言中两种不同的连贯。连贯作为语篇的重要标志和特征,语篇连贯按其性质可以分为显性连贯和隐性连贯。显性连贯主要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隐性连贯主要...
关键词:连贯 显性连贯 隐性连贯 《红楼梦》 
语篇连贯与近义词的辨析研究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1期4-8,共5页李平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动态理论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H12427
近义词辨析一直是第二语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该文尝试从语篇连贯的动态角度辨析近义词。通过研究发现,"显性"连贯中搭配手段在课堂教学辨析比较有效;而在近义词辨析中的"隐性"连贯则需要创造"理想语境"转化为显性连贯。
关键词:连贯 “显性”连贯 “隐性”连贯 辨析 
动态视角下的近义词辨析研究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3年第10期150-152,共3页李平 
传统近义词辨析主要从静态视角出发辨析近义词,而在课堂教学中近义词处于动态的语境中,因此,本文着重从动态的角度,通过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进行近义词辨析。其中,"显性"连贯在课堂教学近义词辨析中有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动态 衔接 连贯 “显性”连贯 
语篇连贯与阅读教学
《中国西部科技》2013年第9期118-119,共2页张婧蕊 
2013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语义评价视角的语法隐喻研究"(项目编号:12532273);2011年度黑龙江大学青年社科基金项目"大学英语课堂作为方法论原则的元语言研究"(项目编号:QW2011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直以来阅读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本文提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对阅读文本进行显性连贯和隐性连贯的分析,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更...
关键词:显性连贯 隐性连贯 阅读教学 
语篇连贯手段整合方案研究
《文学教育》2011年第15期55-57,共3页阮丽飞 李翠华 
长沙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成果
本文根据Halliday的语篇衔接与连贯的理论和语境理论、Hoey的词汇重复模式理论等,从认知心理学出发,采用离散数学和图论中的重要工具——线、树、网,提出语篇连贯的网状图式简化模型指导英语写作。通过分组实验,检验实际教学过程中该模...
关键词:语篇连贯 隐性连贯 显性连贯 写作 
隐性连贯及其生成理论依据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第18期178-178,共1页闫翠霞 
1976年Halliday&Hasan的《英语的衔接》出版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逐渐成为语篇分析的热门话题。探讨了衔接与连贯、显性连贯与隐性连贯的关系及隐性连贯生成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连贯 隐性连贯 显性连贯 理论依据 
从语用角度分析语篇的隐性连贯
《琼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52-153,共2页陆巧华 
语篇连贯分为显性连贯和隐性连贯。本文主要探讨语篇隐性连贯的语用推理机制。
关键词:显性连贯 隐性连贯 语用推理 
语篇中显性连贯与隐性连贯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第8期155-155,共1页曹秀平 孙志楠 李继光 
翻译理论研究不断汲取其他学科的营养来不断发展完善自己,随着篇章语言学的兴起,许多翻译家便开始将研究的重心转移到语篇翻译。语篇显性连贯与隐性连贯是语篇的重要特征,在语篇翻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探索了显性连贯与隐性连贯在语篇...
关键词:衔接 连贯 语境 语用 语篇翻译 
语境与语篇隐性连贯的实现被引量:3
《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第10期162-164,共3页杨红 
语篇连贯有显性及隐性之分。显性连贯主要是通过词汇和语法等手段在语篇的表层实现;而隐性连贯则主要借助语境等隐性手段通过读者心理上的推理在语篇深层次上得到实现。本文主要探讨了语篇隐性连贯在三大语境中的实现。
关键词:语篇连贯 显性连贯 隐性连贯 语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