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道德

作品数:42被引量:19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彭松万俊人田海平金生鈜吴洁珍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天津社会科学》《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开放时代》《社会科学辑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走出现代性道德的困境——马克思主义与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后现代主义伦理学的跨时空对话
《齐鲁学刊》2024年第2期48-61,共14页黄学胜 常子龙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资本论》及其手稿的伦理思想研究”(GD24CMK12);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专项“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SZ212014)。
在马克思主义与以麦金泰尔为代表的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和以利奥塔、鲍曼等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伦理学之间展开思想对话,不仅可能,而且必要。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他们共同面对的都是现代性道德及其后果,但由于立场、对时代的判断和各自认...
关键词:现代性道德 马克思主义 新亚里士多德主义 后现代主义伦理学 
论麦金太尔现代性道德批判中的马克思主义因素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3年第1期195-202,共8页韩伟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马克思社会关系思想对关系性德育的启示研究”[项目编号:GD22YMK03];“中山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麦金太尔的现代性道德批判内蕴马克思主义因素,这一因素决定并制约着麦金太尔的西方现代性批判的视域空间。麦金太尔的研究路向与马克思主义之间不是断裂的,而是连贯的且扩展的。在马克思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影响下,麦金太尔对现...
关键词:麦金太尔 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道德 亚里士多德主义 
生态伦理超越“现代性”道德话语的幸福之路被引量:3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20-28,共9页张彭松 袁玖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现代性视角下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研究”(17BKS120);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基于生态美德的好生活重建研究”(YJSCX2021-012HLJU)。
生态伦理肇始于西方伦理文化,在孕育与产生阶段,质疑工业文明的机械论自然观及其物化生活方式,探求顺应自然的幸福生活;但进入创立与发展阶段,尽管明确表达了自然内在价值的伦理意蕴,却越来越受制于“现代性”道德的意识形态话语模式,...
关键词:生态伦理 幸福 “现代性”道德 生态德性 
美德伦理与现代性道德新谋划——从麦金泰尔的追寻美德谈起被引量: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31-36,共6页倪念念 张晓东 
麦金泰尔判定启蒙以来所有现代性道德谋划均未取得成功并予以彻底清算,他认为解决现代性伦理学危机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回到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美德传统,重塑目的论意义上的美德伦理。虽然由于流派纷争以及观点分歧,美德伦理至今尚未形...
关键词:美德伦理 现代性 道德新谋划 麦金泰尔 追寻美德 
现代性道德秩序治理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被引量:1
《学习与实践》2020年第3期119-129,共11页付洪 舒高磊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研究”(2018MZD007);天津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及其新时代内涵研究”(TJZX18-002);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2019YJSB020)。
现代性道德秩序作为社会形态演进中的阶段性伦理文化表象,正逐渐进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视野,展现出疏解现实道德矛盾的伦理诉求。基于现代性道德秩序治理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对道德教育现代化的重视,目前学界多围绕现代性道德的起...
关键词:治理现代化 现代性 道德秩序 道德治理 
道德的三种理解形式:一种关于认识理路的评析
《科学.经济.社会》2019年第1期60-66,共7页刘文 
目的论道德、现代性道德、人伦的道德构成了人类文明进程中三种主要的道德理解方式。目的论的道德理解与现代性的道德理解在决定论与同一性的认识层面上具有相似性,但却内在地遵循着极为不同的认识理路和布展方式,目的论道德理解居于传...
关键词:目的论道德 现代性道德 人伦的道德 认识理路 
生态伦理与环境伦理的差异及其实质意义被引量:2
《理论界》2018年第11期28-33,共6页张彭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现代性视角下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研究"(17BKS120)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般而言,"生态伦理"与"环境伦理"这两个概念可以交替使用,但实际上却存在较大差异。严格说来,"环境伦理"这一概念局限于"现代性"道德的伦理框架内,表面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最终归结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伦理。而"生态伦理"概...
关键词:生态伦理 环境伦理 “现代性”道德 
生态伦理何以需要生态乌托邦被引量:1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147-153,共7页张彭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现代性视角下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研究"(17BKS120);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人与自然伦理关系建构的乌托邦视角研究"(1254G047);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生态伦理的两难选择与整合研究--以现代性批评理论为视角"(JC2013W2)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历史演进,不只是政治与经济的具体形态转变,也需要伦理观念的变革作为思想启蒙和文化先导。生态伦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就是承担着这一文明形态转型的历史使命而发挥着思想启蒙和文化先导的作用。目前的生态伦理研...
关键词:生态伦理 生态文明 “现代性”道德 意识形态 生态乌托邦 
原始儒家的性善认同与现代性道德自我的建构
《学理论》2018年第4期71-73,共3页蒋玉 蔡文举 
海南大学科研启动项目(kyqd1639);海南大学教改项目(hdjy1858)
道德自我是个体对自我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系统知觉。道德自我的迷失是现代性道德危机的症结之一。原始儒家的性善认同思想肯定人性中先天的善的禀赋,以性善强调人禽之辩,凸显人的道德主体性,并以性善推演向善...
关键词:原始儒家 道德自我 性善认同 道德自我建构 
马克思与麦金太尔的现代性道德批判及其比较被引量:1
《天府新论》2017年第4期19-26,共8页黄学胜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对启蒙的批判及其意义研究"(编号:14CZX006)的阶段性成果
"我应该成为何种人?"是现代人的基本困惑,也是麦金太尔与马克思批判现代性道德的共同旨趣,但二者理论路径却不同。麦金太尔采取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欲回归古典传统,马克思则在辩证思维主导下走向了对现代性社会的批判和扬弃,这与科学社...
关键词:道德危机 现代性 人的解放 传统 真正的共同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